青海省海西州土地整治项目区纪行

2013年12月23日 10:5 92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天空蓝净,五彩经幡逐风劲舞,深褐色的沙柳包沐浴在阳光下连片绵延开来。汽车中途一拐戛然停下,只见红艳艳的枸杞子散布在不见边际的黄色秧田中,远处五六只灰绵羊在悠然觅食。这里是海西州格尔木大格勒乡土地整治项目区,海拔2780米的这里,冬天依然浓墨重彩。
  格尔木大格勒乡:建设良田,枸杞种植成规模
  “这里光照、气候、水质和土壤等条件都适合种植枸杞,土地整治过后长出来的枸杞子糖分高、个头大、无污染。”格尔木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任俊是个蒙古族汉子,他边说边自豪地竖起大拇指,“这里建成了有机枸杞种植示范基地,一年可以收三茬枸杞子,现在过了收获时节,但田里还零星挂着些果子。”12月8日上午,记者随他走进田里,忍不住摘下几枚枸杞果放在嘴中咂摸,那个甜啊,一直流淌到心底。
  远山包围之下,农田连片伸展,平整如画。“这里大多数农民是因龙羊峡水库建设移民而来,之前的耕地坑坑洼洼、零星散乱,也就种些青稞、小麦或干脆撂荒。这次土地整治由省级投资,亩均1287元,除了村民种植的农田外,还新增了3000多亩耕地,已全部转包给农业公司和种植大户了。”格尔木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王相磊一边讲解一边示意大家留心脚下的滴灌设施,只见一条条黑色滴灌毛管沿着田垄成排布列,“吻”过每一株枸杞秧的根部。尽管“格尔木”在蒙古语里含义是“河流密集的地方”,但对于农业种植来讲依然干旱缺水,滴灌设施起了大作用。据大格勒乡的罗乡长说,根据枸杞3年长到盛果期才能见效益的生长规律,转包出去的土地第一年租金为100元/亩,第二年为200元/亩,第三年300元/亩,之后就成为每年800元/亩了。
  站在一条硬化水渠旁遥望,依稀看到很远的地方散落着民居。一位老大爷骑摩托沿路赶来,交谈中了解到,他叫秦政云,今年60多岁,家中5口人,现在种植了20亩枸杞。“我家之前种青稞,卖不了几个钱,从2006年开始改种枸杞。土地整治后枸杞种植形成了规模,净收入每年增加了四五万元,最忙的时候还要雇五六十个人帮忙。”秦政云指着水渠说,“之前这里都是土渠,费水、耗时又费力,政府给我们投资修渠,老百姓出工出力还拿工钱。现在每个自然湾和田里都建了硬化渠,通了水泥路,这是件大好事。”
  记者随王相磊回到格尔木市国土资源局,王相磊拿出一张超大幅图纸,“这是我自制的超大幅规划图,整个土地整治项目区一目了然。黄色的这一长条地带就是新增的那3000多亩耕地,图上还有田、渠、路等整治前后状态的对比照。”大格勒乡土地整治项目区包括菊花村、新庄村、龙羊村和查那村,于2010年8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共完成土地整治面积1108.9公顷,新建支渠3条共9.7公里,斗渠13条共13.3公里,农渠29.4公里;配套各类渠系建筑物271座,田间道路9.7公里,新建生产道42.7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116052棵。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