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土地整治项目区纪行
2013年12月23日 10:5 9210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重点新闻
土地整治海西模式:“以水定地”,引入公司兴农业
从怀头他拉镇回到海西州国土资源局,才仁道尔吉摊开青海省卫星影像图给记者看刚刚去过的土地整治项目区。“现已有2家企业利用2532.5公顷的荒漠化土地种植特色枸杞产业项目了。”才仁道尔吉娓娓道来,“对荒地的开发整治主要以种植枸杞等作物为主,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还给柴达木盆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起了绿色屏障。但是,水源依然是项目区最缺乏的基本立项条件,如果能够解决‘水’的问题,土地整治将会迈进一步。”
一路走来,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海西州对整治后的土地实施公司化统一运营与管护的探索。据介绍,除了大格勒乡和怀头他拉镇之外,都兰县香日德镇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之后也都连片租给了农业公司和种植大户,引入了现代企业的标准化运营。这种模式有效防止了耕地再次撂荒,优化了种植结构。农业公司还自发投资改善项目区条件,为农产品提供“种、产、购、销”一条龙的技术指导与管理服务,确保农地产出的高收益。“下一步我们要把土地整治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土地整治后权属调整的时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原有产权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允许盘活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为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夯实基础。”
当日,记者赶往西宁,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见到了副厅长朱小川,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年来,青海厅大力推进海西州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达13702公顷,新增耕地7153公顷,预算投资5.2亿元。土地整治不仅为全省解决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补充指标,而且带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问及海西州土地整治的特色时,他说:“海西州土地整治选区从试点—示范—推广—重点一路走来,相继建成格尔木大格勒、郭勒木德、诺木洪农场、德令哈怀头他拉等项目,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公司化经营’等领域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以水定地’种植节水作物,依托高原优势发展枸杞产业的模式。这也是青海省以农业产业政策为导向,打造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战略的一部分。”
据说,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海西州还有1795万公顷土地还在“沉睡”,约占全省未利用地总面积的78.2%,除去124.万公顷的湖泊、河流、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沼泽,开发整治大有潜力。依托土地整治平台打造产业基地,青藏高原正在释放无限生机。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