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全球矿产资源供需格局分析
2013年12月03日 15:32 11251次浏览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分类: 重点新闻
全球能源消费重心转向亚洲,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第一大国,近10年全球增量的55%来自中国。2011年,中国以24.4亿吨油当量的能源消费总量,超过美国(22.1亿吨油当量),首居全球首位。
未来20年,中国仍是全球资源需求第一大国。继中国之后,东盟和印度将成为重要矿产资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拉动者,二者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中国境外资源供应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未来以中国、日本、东盟和印度为主要需求方,以南美和澳大利亚为主要供应方的供需分离格局将愈演愈烈。
过去10年,全球矿产资源消费快速增长,资源勘察持续繁荣。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并没有因为大量消耗而减少,相反,多数资源储量增长显著。总体而言,全球矿产资源有保障,但分布格局的变化值得注意。
以石油为例,2012年全球石油储量为2358亿吨,比2000年的1747亿吨增长了35%。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以来,全球石油储量增量的61%(481亿吨)源自美洲的非常规石油。全球石油储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分布格局的巨大变化,对全球石油政治,尤其是美国的全球石油战略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资源消费与工业化和人口增长密切相关。过去100年,全球资源消费呈周期性不断上升趋势。2012年全球一次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125亿吨油当量、41.3亿吨、74.6亿吨和33144亿立方米,比2000年分别增长33.6%、15.3%、59.3%、37.4%。2012年全球粗钢、铜、铝、镍消费量分别为15.2亿吨、2045万吨、4573万吨、175.5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78.8%、34.6%、80.2%和49.8%。过去10年,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带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资源消费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并达到空前程度。2000~2012年,中国占全球资源消费的比例变化情况分别为:一次能源10.8%~21.9%、石油6.2%~11.7%、煤炭30%~50.2%、天然气1%~4.3%、粗钢19%~44%、铜12.7%~43%、铝13.1%~44%、镍4.9%~47.7%。
全球钢、铜、铝供需趋势
1900年以来,全球钢、铜和铝资源消费经历了缓慢增长(1900~1945年)、稳定增长(1946~1975年)、增速放缓(1976~1999年)和快速增长(2000~2012年)四个阶段。1900~2012年,全球钢消费量从0.6亿吨增加到15.2亿吨,铜消费量从50万吨增加到2045万吨,铝消费量从6800吨增加到4573万吨。1900年以来,全球累计消费粗钢493亿吨、铜6.7亿吨、铝10亿吨。
1900年以来,全球工业中心和重要矿产资源消费中心发生了两次转移,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在亚洲,消费中心发生了区域性转移,由日本和韩国转移到中国,未来将向东盟和印度转移。
预计未来20年,全球钢、铜和铝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累计需求将超过过去20年的2倍。
未来5年,由于西方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转型,全球资源需求增速将出现短期减缓。之后伴随东盟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钢、铜和铝需求将恢复较快增长趋势。2030年,全球钢、铜和铝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4亿吨、3800万吨和8400万吨,较2011年分别增长64%、98%和100%。
2012~2030年,全球钢累计需求375亿吨,铜5.4亿吨,铝12.5亿吨,分别是过去20年的2.0倍、2.2倍和2.5倍。
2012~2030年,印度钢消费将从0.78亿吨增长到3.85亿吨,铜从46万吨增长到579万吨,铝从169万吨增长到891万吨,占全球比例分别达到16.2%、15.3%和10.6%。
2012~2030年,东盟钢消费量将从0.7亿吨增长到2.8亿吨,铜从115万吨增长到330万吨,铝从180万吨增长到650万吨,是未来全球资源需求的主要拉动者。
2020年之前,东盟的钢、铜和铝需求总量均高于印度。但由于东盟是国家集团,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其经济和资源需求前景具有不确定性。
未来5年铁矿石产能增长较快,或将出现短暂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2012年,全球铁矿石产量近19亿吨(标矿),主要生产国为澳大利亚(5.25亿吨)、巴西(3.75亿吨)和中国(3.04亿吨),合计占全球比例为63%。
未来5年,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的铁矿产能均将出现快速增长,产能累计增量将超过6亿吨,加上俄罗斯和非洲,全球累计新增铁矿石产能预计将超过9亿吨。
同期,全球铁矿石累计需求将增长近6亿吨,低于铁矿石产量增量,全球铁矿石供需形势将从供不应求经短暂的供过于求向供需平衡转变。目前,全球钢二次资源占消费量的比例为25%~30%,随着蓄积量不断增加,二次资源占比将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全球铜矿产量增长缓慢,供应压力较大。
2012年,全球矿山铜产量1704万吨(含铜量,下同),其中,智利(543万吨)、中国(160万吨)、秘鲁(130万吨)、美国(119万吨)和澳大利亚(91万吨),五国产量合计占全球的61.2%。
未来5年,全球矿山铜产能将从1621万吨增长到2145万吨。除秘鲁增长较快外,其他地区均增长缓慢。全球一次铜累计需求增量将达到560万吨,高于同期矿山铜产能增长幅度,铜资源供应压力较大。
而全球铝土矿资源丰富,未来资源供应压力相对较小。
2012年,全球铝土矿产量2.4亿吨,主要生产国为澳大利亚(6998万吨)、印度尼西亚(3611万吨)、中国(3600万吨)和巴西(3369万吨),四国合计占全球比例高达73%。
未来5年,全球铝土矿生产将稳定增长,预计将从2.3亿吨增长到2.8亿吨。澳大利亚铝土矿产量将持续增长,西非和越南产量可能有较大突破。全球铝土矿资源丰富,铝资源供应压力相对较小。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