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放开外资准入限制 公布采矿投资情况
——商务部11月19日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2013年11月20日 16:2 15748次浏览 来源: 财经网 分类: 重点新闻
【沈丹阳】:以上是给大家报告的1-10月份运行和重大活动的情况。下面,我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2013-11-19 10:43:32)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今年“双11”购物节受到内外媒体的关注,美国媒体报道,今年中国“双11”一天的销售量赶超美国两大购物日,请问商务部有没有掌握其中的销售情况? (2013-11-19 10:59:59)
【沈丹阳】:自2009年以来,每年的“双11”都成为整个网络零售市场营销热点,而且成交额一年比一年高,今年也不例外。今年“双11”同样成为电商行业的大型促销日,除了淘宝、天猫之外,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国美在线和当当网等等很多电子商务平台也纷纷加入到促销行列。
刚才你问到商务部是否掌握销售数额情况,很遗憾,商务部目前还没有这方面权威、全面的统计数据,但是从相关部门和一些机构披露的间接的数据,还是可以反映出今年的电子商务或者说网上购物的总体情况,这些数据有助于商务部研究、决策、参考。比如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双11”当天产生的快递物流量达到1.8亿件;京东商城提供的数据则显示11月11日当天京东自营销售额是35亿元,订单是700万单,这两项指标同比都超过了300%。
另外,综合各方面披露的数据,“双11”当天,支付宝总成交额达到了350亿元,同比增长83%,仅用13个小时就超过去年190亿元的销售额。
除了这些销售数据等基本情况外,商务部更关注的是从这一天的销售中所反映出的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走向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掌握的情况来看,“双11”当天我国电商销售呈现出四个特征,并有可能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第一,促销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仅参加促销网络零售企业数量增加,而且从综合B2C企业发展到垂直B2C企业,从纯线上市场延伸到线下卖场,商品类别也进一步丰富,从实物商品扩大到服务和虚拟商品。
第二,借助移动互联网扩大营销。多家电商企业借助无线平台扩大销售,据相关电子商务平台统计,手机淘宝8小时成交额突破20亿美元,是去年无线端当天成交总量的2倍。易讯利用腾讯的微信作为支付平台,截止到11月11日下午4点微信卖场下单占接近4万单,占全部订单的15%。
第三,线上线下互动消费。多家电商企业积极推动O2O,就是线上对线下的模式,让消费者在线下体验和选择产品,为线上下单支付,再由线下送货、安装、调试。
第四,相关服务跟进保障。为了保证货物运送时效,主要网络零售企业和物流公司都提前制定了对接和应对措施,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加大对快递企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指导,提前做好了准备。据相关部门统计,各快递企业“双11”全天共处理快件6000多万件,比去年当日3000万件翻了一番,但整个服务保障运行还仍然比较有序、规范。 (2013-11-19 11:00:20)
【中国日报记者】:刚才提到了这周中欧领导人有一个会晤,我们想听一下您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欧双边经贸关系有什么看法?另外,前几天欧盟驻华大使透露说欧盟正在和中国建立一个预警机制,提前发现贸易领域可能的纠纷,避免贸易战,这个消息能否证实一下?另外,李克强总理将要出访中东欧,不知道您对这次出访有什么期待? (2013-11-19 11:07:45)
【沈丹阳】:有关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情况请向外交部了解。
关于前面问到的两个问题,我掌握的情况是这样的。尽管中欧经贸关系遭遇一些困难,但是近年来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都出现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1-10月,中欧贸易额为4561亿美元,同比微增0.5%,扭转了去年以来贸易额持续下滑的态势。投资方面,今年1-10月,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3%,中国对欧盟投资同比更是翻了一番,中国企业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的欧企合作,成为中欧经贸合作的亮点。
中欧贸易日益扩大,有一些摩擦在所难免,但是,我相信双方都明白,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欧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谁也离不开谁,通过磋商和对话化解争端才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成功化解也显示了中欧双方有能力、有智慧来管控贸易摩擦,维护合作大局。
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欧间高层往来频繁。10月24日,马凯副总理率团前往布鲁塞尔,与欧委会雷恩副主席和德古赫特贸易委员共同主持了第四次中欧高层对话。11月21日,第16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李克强总理将和范龙佩主席以及巴罗佐主席共同出席会晤。
中方高度重视中欧经贸关系,视欧盟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中国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欧盟正在加紧实施“欧洲2020战略”,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两大进程的契合点很多,为中欧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希望双方能够抓住机遇,深化合作,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推动中欧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关于刚才提到的建立预警机制问题,中欧双方就建立预警机制的意向确实是进行了初步沟通。在该机制建立以前,中方愿意与欧防通过利用现有机制就双边重大经贸摩擦问题加强立场协调和行动协作,在发现问题的较早阶段及时交流和沟通,从而预防、减少乃至消除摩擦,为中欧经贸合作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013-11-19 11:08:08)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