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扭亏初显成效 发力市场化开放型改革

2013年10月11日 11:6 107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向改革要效益
  中铝作为我国有色行业特别是铝行业龙头企业,曾长期在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不过由于国企长期形成的历史包袱沉重,加上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存在弊端,使得中铝近年来在与民企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以电解铝为例,目前中铝电解铝盈亏平衡点在16000元/吨左右,而市场每吨价格只有14000元,这意味着中铝每生产一吨产品就要亏损1000多元,而市场上却仍有部分企业依靠后发优势仍能保持盈利。中铝上下清楚地认识到,人员包袱重、人工成本高、结构问题大是导致综合成本较高、企业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而打造完全成本竞争力是脱困的题中之意。中铝内部明确提出,要按市场机制优胜劣汰,明确时限,采取果断措施,止住出血点。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继全方位深度结构调整和运营转型管理提升后,中铝又启动了直指体制机制弊端的“市场化、开放型”改革,并且首先选择西南铝作为试点。按照中铝提出的改革总体要求,西南铝深化管理改革,由中铝西南铝板[ 有色商机:铝板价格 ]带公司、中铝西南铝冷连轧公司、西南铝冷连轧厂整合组建西南铝高精板带事业部,于2012年12月24日成立。
  这一事业部模式实行了更加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原三家单位均取消车间、科室设置,部门由原来的16个精简为8个,为 “五部三中心”,即综合部、供销部、财务部、制造部、安全环保健康部、冷连轧制造中心、热连轧制造中心和冷轧制造中心。该事业部总资产45亿元,占西南铝半壁江山,但人员却只有1270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铝所推行的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一流企业包括优秀民企的结果。西南铝财务总监高行芳透露,为了推进这项改革,中铝特意与同类的优秀民企进行对标,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了一整套极具挑战性的考核指标,来激励新的经营团队和员工的活力。
  西南铝通过推行市场化改革出现了可喜的变化,1—8月,作为市场改革试验田的高精板带事业部热连轧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冷连轧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虽然前8月亏损额为4419万元,但与去年同期亏损16837万元相比,减亏12418万元,减亏率74%。
  “如果剔除降价收入,我们1—8月可以盈亏持平。 ”西南铝高精板带事业部总经理汤勇说,分季度来看,一季度还是亏损,不过从二季度的6月份开始经营结果发生了方向性转变,实现扭亏为盈,7、8月份继续保持盈利。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