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2013年05月28日 9:56 10541次浏览 来源: 国土资源部网站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姚华军
记者:该如何来加强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监测监管呢?
姚华军:必须要创新监测手段,健全监管体系。要推进《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完善以“三率”等为主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矿产资源储量和“三率”动态监测制度,建立监督管理共同责任机制。
一是健全机制,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监督管理。建立“前端有控制、中端有考核,末端有保护”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监管工作前移,严格准入条件。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完善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日常监管考核,将“三率”指标纳入矿产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全面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年检信息网上报备,提高年检效率和质量;完善矿产督察员、采矿权标识制度,加强尾矿排放的抽检。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对暂时不能综合开采的,或者必须同时采出而暂时无法综合利用的矿产及含有价组分的尾矿,实施封存,防止损失破坏。
二是健全完善矿山储量管理制度。矿山企业落实矿山储量管理的主体责任,配备专门的地质测量机构或人员,按要求开展地质测量工作,建立储量台账。管理部门加快制修订矿山储量管理的技术规范、规程和储量利用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矿山储量管理的内容、要求。将矿山储量管理情况纳入开发利用年检,强化矿产督察。
记者:如何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矿山企业高效利用资源的动力?
姚华军:按照“源头严控、奖励先进、帮扶落后”的原则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发挥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统筹调控作用。将综合利用作为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重要内容,实现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与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有机融合。建立矿业权设置方案实施效果调查评估体系,严格对节能减排、矿山环境保护、矿地和谐、生态矿业等综合利用相关内容的审查,提升综合利用在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中的地位和执行力。加强重要矿种、重点地区难利用资源及废弃物利用在规划中的分区管理。加强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调控作用,在扩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模的同时,充分挖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降低单位产量的储量消耗水平,增强保有资源储量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供应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激励约束机制。依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规范,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引导企业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于成效突出的企业,除享受国家相应的优惠减免政策外,给予特别奖励。要依法优先配置资源,优先保障矿业用地,允许绿色矿山建设等领域的先行先试。联合科技部门设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改专项资金,以贴息方式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对通过综合利用获得的稀土、钼、钨等资源,优先配置生产指标。
加强管理,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评估制度,提升示范基地对综合利用工作的带动和激励作用。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建立示范基地动态调整机制。对进展快、资金运作规范、成效显著的加大支持力度;对进展缓慢、资金使用存在问题的,停拨资金,限期完成整改。对于问题较大,且整改不达标的,追缴拨付资金,取消示范基地资格,3年内不得申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相关专项。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