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材料产业发展预测
受制创新不足 新材料发展需升级换代
2013年03月14日 11:29 9661次浏览 来源: 中国工业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陈祎淼
特 钢:
2015年特钢产量或达6830万吨
2011年,35家特钢企业粗钢产量10389万吨,同比增长10.2%。35家重点特钢企业共产钢材10055.4万吨,同比增长8.59%。其中,普通钢材3081.6万吨,占钢材总产量30.65%,同比增长11.27%;优质钢材3486.5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34.67%,同比增长8.10%;特殊钢材3039.3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30.23%,同比增长6.11%。其中,特殊质量合金钢材2136.6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21.25%,同比增长9.28%;不锈钢材产量448.0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4.46%,同比增长11.73%。
特钢新材料领域主要涉及超超临界火电用钢、核电用钢等。从产学研用发展来看,完整的体系尚未形成。特殊钢研发缺少共性、公益性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国内特钢行业缺少类似于国外的共性、公益性技术创新平台。
汽车和机械是特钢的主要传统下游。中国特钢协会的统计表明,我国优特钢主要的消费领域是汽车和机械行业,两大行业消费的特殊钢材占比分别达到特钢产量的40%和32%。预计到2015年年底新增机械行业特钢需求为950万吨。同时汽车工业对特钢的需求主要包括生产用需求、维修用需求以及出口零部件需求。中汽协预计到2015年汽车产能达2500万辆,照此测算,汽车生产用特钢市场需求将从2010年的880万吨上升到2015年的1300万吨左右。另外,“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特钢需求约为280万吨,海洋工程特钢需求将达到1500万吨,能源工业特钢需求将超过200万吨,“十二五”期间中国核电特钢需求将超过60万吨,“十二五”期间风电带来的特殊钢需求将达140万吨。
预测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之际,从下游行业驱动来看,以汽车、机械行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正面临升级的需要,然而关键配套零部件的生产瓶颈仍然普遍存在,零部件生产自主化将是汽车、机械行业“十二五”改造升级的关键,高附加值特钢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家鼓励重点发展的方向,特钢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加速发展期。目前特钢产量占普钢产量比重不足5%,“十二五”期末,特钢产量占粗钢产量的比重将达到10%,按照2010年6.83亿吨的粗钢产量计算,2015年特钢产量将达到6830万吨。由此可见,我国特钢行业还面临较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