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地矿事业对外开放成果回望

——敞开心扉融入世界

2009年10月09日 13:2 84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通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中国地质矿产事业在60年特别是近30年的光辉历程中,不断发展自己,丰富自己,壮大自己,逐步找到了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并成为世界地质矿产业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多边科技合作领域逐步拓展
  中国地质矿产事业的对外开放,科学合作走在最前沿,充当了突破口的角色。
  从历史渊源上讲,中国的现代地质学从国外开始,而国外科学家在中国境内的地学考察,100多年前就开始了。比如喜马拉雅的地学考察,比如中瑞西北考察,还比如20世纪初美国古生物学家组织的长达10年的亚洲探险考察。
  20世纪初中国地质调查所成立,曾经聘请过一些外国专家。其中最着名的是葛利普,这个来自美国的地质学教授,用此后的26年的时间投身于中国北京大学的地学教育中,培养了中国一批本土地质学生。
  这个时候,尽管中国的地学学者不多,但在学科理论上,与世界的距离并没有离开太远。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建设需求,我国请了大量苏联、匈牙利、捷克和东德的专家。但从1961年之后,中国地学基本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我们与世界的差距拉开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地学的对外开放露出了缝隙。这个缝隙,被改革开放的春风越吹越大。直到中国地质学会恢复了在国际地科联的合法席位,直到中国地质科学和国际地学组织有了上述的两次“走出去”和“请进来”: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派团参加了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国际地科联官员派团访华;上世纪90年代,我国隆重召开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我国正式派团参加加拿大的PDAC会议。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这个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同样在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对外合作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就在这一年,美国的一支地质代表团来到中国,提出要到西藏进行科考。当时的中国地质科学院派了约10人的队伍与他们一起进藏合作进行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那时,板块理论正在全球盛行,进藏的多是当时知名的地学家,用新的理论看青藏高原,这让中国地学家第一次有了全新的与世界同步的视角。
  大家很快意识到,我们中国地质有让全世界羡慕的“特色菜”,它们是我们的青藏高原,我们的黄土沉积和我们的岩溶地貌等。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国际间的地学合作在这些领域,通过不同渠道逐步展开。中法、中英、中美、中德、中日、中意等联合考察和研究,相继在中国境内进行。
  这些国际合作,对于中国地质科学的成熟成长,意义重大。中国科学家在合作中收获的,不仅有新的技术方法和新的仪器设备,更重要的,是打开了已经塞堵了很久的耳朵,张开了眼睛,捕捉到了当时国际最新鲜的信息,亲身感受到西方地学的方法和理念。
  1996年夏天,北京成功举办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这在中国地学国际合作历史上是意味深长的重大事件。中国地学和世界地学借助会议进行了思想的碰撞。
  此后,中国地学一直都在努力去圆一个梦,就是在世界地学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时至今日,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了目标。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