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门槛提高 防水材料行业优胜劣汰提速

2013年02月07日 10:49 39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重复建设、产能严重过剩的建筑防水行业迎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进展。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条件》、《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建筑防水卷材行业即将实施准入管理。
  业内专家表示,新准入管理制度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作为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服役寿命、结构安全的重要建筑功能材料行业的进入门槛,未来政策助力行业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5倍产能等待消化
  防水材料行业企业结构长期处于小、多、散状态,未能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造成资源、资金、人才的分散和浪费,影响了行业整体实力的增强。
  而近3年我国防水行业在规模上的爆发式增长,也为行业埋下了产能过剩的隐患。
  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不完全统计,3年来行业新增几百家新进入者,防水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连续3年大幅增长,连创历史新高。
  “目前防水行业的产能达到市场需求总量的5倍之多,不少企业开工率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会长朱冬青直言,行业中最大的企业仅占市场3%份额,行业前50名的企业仅占市场20%的份额。
  另一业内人士表示,这与许可证审查权下放省一级机关有关,权利下放后发证速度过快,“防水行业15年共发证700多家,但下放省里2年,各省就又发放700多家,使行业变得集中度更低。”
  “总体来说,防水行业的产品比较同质化,基本就那么几种,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建立一个企业需要的资金也不是很多,所以行业的门槛并不高,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在这个行业中生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全国有3000多家防水企业,有许可证的只有1500家左右,大量无证企业在违规生产,还有的企业只有某一种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却生产着品类齐全的各种防水产品。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