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官员:稀土产业自身做强才是根本

2009年09月29日 9:20 106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自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透露《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下统称《规划》)已征求各方意见、预计年内出台后,我国稀土产业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于中国即将进行的稀土产业政策调整,包括减少初级稀土矿产品出口与稀土资源保护优先原则等,国际社会有许多不同声音,甚至也有抵触与抱怨。
  对此,主管稀土产业多年的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近10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得到全世界所有人的掌声。稀土产业政策的调整很正常,立足于我国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此没有必要进行炒作,上升到国际贸易战的程度。”
  “稀土的确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但是目前并没有出现像石油那样的短缺情况,就当前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而言,探明稀土储量足够世界使用300年以上”,熊必琳强调,“而且,中国虽然是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但美国、独联体、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都有不少的稀土矿,并不存在中国独家拥有稀土而对其他国家'卡脖子’的情况。中国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国家进行贸易限制,而是为了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产业做大做强。中国稀土产业走集约发展道路不仅是为子孙后代留些资源,也是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亟待打破发展瓶颈
  记者:为什么说稀土是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其战略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熊必琳:稀土是我国重要的优势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应用稀土不仅对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轻纺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产生重大影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等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产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在计算机、电动汽车、核磁共振、移动电话、汽车尾气净化、液晶显示、超导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稀土在激光制导、雷达、侦察卫星、战地智能汽车和自动指挥系统等国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稀土已成为现代高科技产业和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战略资源。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现状。
  熊必琳:早在1989年,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我国稀土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探明资源量、生产量、出口量和应用量均居世界第一,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目前,我国稀土产业根据矿产品类型和生产力布局,已形成南北两大生产体系。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内蒙古、四川、甘肃、山东为主,形成以白云鄂博矿、氟碳铈矿为主要原料的轻稀土生产基地;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江西、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为主,形成以南方离子型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其中,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为我国所独有。
  “十五”以来,稀土产业坚持“开拓市场,推广应用;保护资源,合理开采;控制总量,结构调整;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球战略,集约发展”的方针,积极推进稀土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第一是稀土生产稳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精细化方向转变,深加工产品能力不断扩大,功能材料产品产量逐年增加。以永磁、发光、储氢、液晶抛光等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第二是稀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应用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我国稀土消费量约7.0万吨,比2000年相比,增加了5.1万吨,年均增幅为17.5%。其中,国内永磁、储氢、发光、催化和抛光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稀土的消费量为3.8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3.3万吨,年均增幅达到28.9%,稀土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正逐渐成为我国稀土应用的重点。另外,稀土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轻纺等传统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三是稀土工业冶炼分离、新材料、深加工和应用领域科技进步加快,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稀土矿开采和冶炼分离生产,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技术、非皂化萃取分离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设备、2.5万安熔盐电解装备、吨级稀土金属蒸馏炉等大型专用设备开发成功,高纯稀土金属及特种合金产业示范工程建设成功,大大提高了稀土冶炼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
  第四是稀土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稀土盐和氧化物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逐年减少,金属、合金等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逐年增加,钕铁硼永磁材料、三基色荧光粉,稀土储氢材料和器件、催化材料和器件等稀土新材料和应用类产品出口比例大幅增长。
  记者:当前我国稀土产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熊必琳:虽然我国稀土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当前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来看,还存在资源和环境保护亟待加强、冶炼分离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自主创新不足、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等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目前,稀土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主体过多、采富弃贫、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不够,行业准入把关不严,无证开采现象比较严重。
  二是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污染问题突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在矿山开发和生产环节中,生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三废排放超标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此外,一些含有放射性的尾矿和废渣也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三是应用开发滞后,自主创新不足。我国稀土应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稀土新材料器件及终端应用技术更加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新技术、新成果较少,稀土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滞后,行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四是出口秩序混乱,监管有待加强。目前,我国稀土产品已占据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长期以来,我国上百种稀土出口产品,仅有40多个税号,部分产品与税号脱节,既无法满足监管需求,又导致我国资源流失和走私现象时有发生,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