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工业运行报告发布 有色行业回升动力依然不足

2012年12月28日 16:18 1929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三、重点行业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在中央稳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原材料工业生产增势止跌回升,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缓中见稳,电子制造业企稳态势明显;装备制造业由于生产周期长、调整难度大,目前尚未摆脱下行压力。从各行业总体运行态势看,进入三季度以来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经济运行的一些主要指标增速有不同程度回升,如果能继续维持目前的运行态势,预计2013年多数行业运行状况将有不同程度改善。
  原材料工业。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基础设施投资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工业增速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滑趋势,上半年原材料工业增速放缓,但二季度以后,随着稳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期部分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原材料工业生产呈现出现企稳回升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测算,今年1-11月份,原材料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11.3%、9.5%、10.2%,10、11两个月平均增速为11.4%,呈现出趋稳回升的势头,预计全年增长10.5%左右。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但是基础设施投资扩张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今年财政收入增速明显下滑和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房地产调控和保障性住房计划开工数的减少使得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回升幅度有限,原材料主要下游产业的投资需求难以大幅提升,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去产能化”压力。同时,部分高能耗、高排放原材料产业的资源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并且国外复杂经济形势所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会对资源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原材料工业运行产生影响。综上分析,预计明年原材料工业增速可能与今年大体相当。
  钢铁行业受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产能过剩影响,将继续维持低增长、低效益状况。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钢材需求明显放缓,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凸显,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效益显著下滑,行业运行困难较大。1-11月份,全国生产粗钢6.6亿吨,同比增长2.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9个百分点。国内市场需求不振,6%以上产能靠出口消化。1-11月份,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2亿吨,同比仅增长1.7%,增幅比去年同期低8.5个百分点,比生产增幅低1.2个百分点。出口钢材5413万吨,同比增长12.7%,进口钢材1374万吨,同比下降13.5%,进出口相抵净出口折粗钢4038万吨,占粗钢产量的6.1%。在国内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能过剩压力,但也引起了较多的国际贸易摩擦。钢材价格持续下行。受市场需求疲软、产能集中释放、钢铁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在4月初达到年内高点后连续5个月持续下跌。据钢铁协会统计,9月第一、二周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跌破100,9月中旬后价格出现反弹,11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5.32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7.01点,降幅为13.91%。利润大幅下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0月份,冶金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8.3%(2011年增长28.4%);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1.68%,同比回落1.57个百分点;其中,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率仅为0.99%,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5.7%,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4倍。据钢铁协会统计,1-10月,会员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为亏损52.2亿元,全行业处于净亏损状态。产能过剩问题难解。据钢铁协会统计,我国粗钢年生产能力2009年为7.18亿吨、2010年为8亿吨、2011年为8.63亿吨,预计2012年接近或超过9亿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超过4500亿元,预计又将形成产能5000多万吨。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仅河北唐山、邯郸两地就有 10多座高炉投产,新增产能2000多万吨。国际市场消化能力有限。据世界钢铁协会(WSA)近期预测,今明两年世界钢铁消费量将分别增长2.1%和3.2%,明显低于2011年6.2%的水平。今年1-10月份,除中国大陆外的世界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5%,在世界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再继续扩大出口的难度必然加大。国内需求增长难有明显改观。在国家“稳增长”政策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投资将会有所增加,钢材市场特别是长材需求有望恢复,产量及消费量将小幅增长。受汽车、造船等下游用钢行业需求低迷影响,板材需求难有明显改观。同时由于铁矿石等原料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影响,预计明年钢铁行业高成本、低增长、低利润的局面仍将持续。
  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将呈稳定增长的态势,效益状况有所改善,但回升动力依然不足。1-11月份,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384万吨,同比增长8.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铜、电解铝的产量分别增长7.9%和12.3%。盈亏状况大幅下滑,铝冶炼行业整体亏损。1-10月份,实现利润1475亿元,下降16.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98%,同比回落1.39个百分点;其中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率为2.78%,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铝冶炼行业(包括氧化铝企业)盈亏相抵净亏损13.5亿元;企业亏损面为19.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5倍。有色行业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价格下降,而电力、能源等价格上涨及利息支出等财务费用大幅度增加;根本原因则是由于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企业拥有的自备矿山原料和自备能源的比重低,具有竞争优势的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等结构性问题。投资结构有所改善。1-11月份,有色金属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7%,增幅同比回落14.8个百分点,其中冶炼项目同比下降0.5%,矿山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7.9%和41.7%。预计明年整体运行环境可能好于今年。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出台落实,对有色金属尤其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在各国货币宽松政策刺激下,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将继续呈现震荡格局,但年均价格可能好于今年,企业经营困难将有所缓解。但家电下乡政策退出、部分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压力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等因素,也将对明年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形成制约。明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状况基本平稳,结构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1] [2] [3][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