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业利润低至4% 企业欲借海缆突围
2012年12月17日 10:12 5003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网 分类: 相关新闻
稀薄的利润、无序的竞争、过剩的产能,种种利空正迫使电缆企业寻找突围之路。而正在兴起且利润率颇高的海缆市场已成为这些企业追逐的目标。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企业在海缆技术方面一直比较薄弱,长期以来,无中继海底光缆等高端产品一直由欧美等企业所掌握,中国企业要想在这块市场站住脚跟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
电缆业利润仅4%
电线电缆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被喻之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电线电缆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年均增长达15%以上。至2007年,整个行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已远超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国。
规模的提升带来的是利润率的下滑。2002年,我国电缆的利润率为12.9% ,而到2007年,利润率降至8.56%,而到了2012年1—7月份,全国电线电缆行业的平均利润只有4.11%。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这样的利润率还是建立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制造规模在快速中提高,在粗放中发展,在非理性中扩张。而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较慢,重复建设十分严重,导致整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大部分企业在中、低端市场血拚、混战,高端市场、高端品牌失守,利润微薄。
一位江苏电缆经销商告诉21世纪网,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生产电缆,企业间的竞争很激烈,行业利润微薄,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亏本。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电缆制造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在此前行业利润较高时,很多行业外的资金纷纷投身电缆产业,各路人马蜂拥而入,盲目投资。
在涌入的产能释放后,行业陷入了产能过剩的泥潭。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显示,我国电线电缆总体产能严重过剩,普通电线电缆生产装备利用率普遍不足40%;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低端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无序过度扩张,市场竞争不规范。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