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先进个人报道集锦
2012年11月28日 14:20 2655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阳望平:为有色工业输送人才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阳望平。)
与大多数候选人不一样,阳望平没有参加评委组举行的考察座谈会。在会后的简单采访中,作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首家政府公办高职院校的掌门人,阳望平也三缄其口,只是笑面佛一般地拜托媒体,“少谈一点我个人,请多宣传我们有色职院。”
“有色职院”是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的简称,2008年5月开始筹建,也是我国首个开设稀土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
目前学院已开设了15个专业,其中金属矿开采、地质、测量、选矿、冶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资源开发与测量、金属材料与能源两个专业大类是全省高职教育重点建设的专业大类。
株洲职教城的“有色速度”
湖南作为“有色资源”大省,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908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但由于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一直空缺,有色金属行业“技工荒”现象比其他行业更为突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8年5月,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开始筹建。但由于项目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条件欠缺、时间紧、任务重等巨大困难,一年之后项目仍没有落实资金来源、没有立项、没有进入实质性运作,当时大家对项目要不要建、能不能建好、建起来能不能办好充满疑虑。
而此时的阳望平正在郴州苏仙区挂职副区长,分管新型工业化,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8亿元建设“萤石综合回收及氢氟酸项目”,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基地。2009年8月,尽管挂职还没结束,湖南有色金属管理局党组决定任命阳望平为有色职院筹建领导小组副指挥长、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组长,负责筹建日常工作。
为突破时间瓶颈,上任伊始的阳望平便采用边建设、边招生、边教学、边建院的方式,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2011年9月,仅用一年的时间,学院主体工程及装修全部完成,10月份按预定目标搬入新校区教学,也成为株洲职教城第一所建成的院校,被誉为职教城的“有色速度”。
目前有色学院也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确定的唯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其特色化的办学、就业的“量身定制”、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色金属行业最缺两类人
《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有色人才技能等级结构有待优化,技能人才数量不足、文化程度偏低,且呈现“老龄化”趋势,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预计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实际需求技能人才46500人。
对此阳望平认为,有色金属行业最缺两类人,一类是高精尖技术人才,这类人才缺在质上,还有一类是高技能产业人才,这类人才缺在量上。冶炼、采矿等属于艰苦行业,很多大学本科生不愿意去,高职生是目前新增队伍的中坚力量。
“目前我们学院正对接行业办专业,对一些定位不明确的专业进行调整,同时开设以粉末冶金为主要方向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阳望平说,目前全省也只有有色职院与湖南工业大学开设了此专业,年培养能力之和不超过800人,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学院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与株硬集团、株冶集团、水口山集团等合作办学,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由于全国开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很少,因此,学院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的学生往往还没到毕业就被企业一抢而空。
“行业要振兴,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对于有色工业的振兴和发展,阳望平希望社会更加重视职业教育,行业更加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
学院根据企业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阳望平介绍,目前学院已建有34个实训实验室,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校办工厂,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图书资料达到20余万册。
同时,学院与株洲冶炼集团等省内外100多家企业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和《高技能人才委托培养意向书》,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渠道。学院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的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09年,学院还开设了湖南省夏生实业有限公司的夏生班等六个定单班。近两年来,学院为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举办各种培训,为企业培训职工500余人次,为湖南水口山集团公司提供在职职工学历培训300余人次。
“目前,学院已集合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100余家,正在筹建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阳望平说。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