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铝行业的恶性循环?

2012年10月25日 10:58 87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互相观望**
  想必没有分析师认为铝产量已降得够低,足以在库存逼近历史高位的时候阻止更多过剩的铝流入.
  当然,目前每吨超过200美元的实货溢价给予炼厂重要的救生索,否则那些冶炼厂原本可能会大幅亏损.
  讽刺的是,这些高溢价是系统性产量过剩的直接後果.
  金属过剩助长LME远期曲线正价差,这也刺激了库存融资交易,迫使生产商和融资交易人士直接竞争可用来进行融资操作的金属.
  这就是造成铝行业恶性循环的核心根源.
  溢价为生产商提供了继续生产的现金诱因,但这麽做它们只是增加了维持住溢价的过剩金属,却压制了价格.
  理想的情况是,由中国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身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中国也拥有几座全球成本最高的冶炼厂.
  不过最麻烦的就是这些冶炼厂接受地方政府的财务协助,电力补贴是最常见的方式.
  高成本冶炼厂只有在付全额帐单的时候,才真正称得上是高成本.如果它们不必付全额,就无须讨论成本曲线.
  国际铝业协会对中国产量的补充数据,尚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供数据.
  不过其他数据--如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年化中国铝产量仅较上月微幅减少25万吨,但8月的年化铝冶炼产量是达到创纪录的2,060万吨.
  外界普遍认为,目前制约中国产量的因素,是中国西部和西北部省份新一代低成本炼厂遭遇瓶颈,而非集体减产的结果.这类遏制因素预料将只是短暂的.
  这使得中国以外的生产商开始担心,更进一步的减产恐怕只会鼓励中国业者出口,来弥补减产带来的缺口.
  全球铝行业正互相观望,每个人都在等对方先采取行动。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