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子”的生意经

——长城炭素提前完成2012年利润指标探秘

2012年10月17日 16:1 71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比企业的规模,河南郑州的长城铝业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炭素)在中铝公司所属企业乃至整个有色金属行业中只能算是“小个子”,但它却依靠一支仅百余人的团队,白手起家,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打拼,顽强地生存下来,在竞争激烈的炭素市场中逆势崛起,销售额达到当初的十多倍,连续3年实现了稳定的利润。2012年,国内经济总体下行,有色金属行业面临严峻形势,但这家企业截至9月30日,就已超额完成今年的全年利润指标。秘诀在哪里?

  靠赊生坯赚了第一桶金
  长城炭素最初的产品是焙烧炼钢用的圆电极。1998年,李有权来到这家企业担任总经理。这位毕业于中南矿业学院有色冶金专业,在研究院所多年从事氧化铝研究的高级工程师,果断转变了企业的产品生产方向。他决定,利用现有焙烧设备,焙烧电解铝生产所需的炭阳极。
  李有权赴任时,这家企业已经资不抵债。没有厂房,李有权就在上街区租下了一处现成的厂房。没有钱买生坯,他跑了全国多个省市,终于说服一家企业,愿意把生坯赊给他。然后,他又想方设法找到一家电解铝企业作为下游客户。这家企业不仅一次跟长城炭素签订了1万多吨的合同,而且,还给他们交了预付款。
  “当时,焙烧一吨产品就可以赚六七百元,我们一下子赚到了七百多万元,这成为企业的第一桶金。”

  “偷”样品的总经理
  赚了第一桶金后,李有权与他的团队就琢磨着延长生产链。他们仅投入了400多万元,就建成了年产2万吨炭阳极生坯的成型车间。
  “很多人不相信,他们说建设2万吨规模的成型车间,没有1000万元,至少也要800万元。我说,因为没有钱,我们只能这样去做。”谈起当时的情景,长城炭素技术部主任周跃起感叹地说。
  成型车间建好后,长城炭素可以生产自己的炭阳极了。一开始,他们跟中国铝业旗下众多兄弟单位一样,使用价格高的低硫焦做原料。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客户反映产品有掉渣现象。于是,李有权又去走访客户。在客户的厂房里,长城炭素的产品和其他几家企业的产品依次排列着。
  为了弄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李有权走到其他企业的炭块前,用锤子分别敲下一小块做样品,拿回企业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这些企业用的,居然是价格更便宜的高硫焦。于是,长城炭素技术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用高硫焦做原料,生产出了质量合格的炭素产品。据悉,仅此一项,长城炭素就比其他兄弟企业每吨产品降低成本200多元。
  “做炭素就好比厨师做饭,用很贵的原料做出了贵菜,不算什么;用便宜的原料做出的菜卖出了好价钱,才是我们追求的。”李有权说。
  “在全国各地出差时,经常看到一些企业的总经理动辄带着四五个人陪同,有负责技术的,有负责营销的,有负责生产的,而他则常常是两个人,有时甚至是一个人。他是一个随时准备‘亮剑’的人。” 长城炭素副总经理程天罡这样评价他们的带头人。
  “没办法,我们是被逼出来的。”李有权对记者说。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