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治理面临技术和资金双重考验

2012年08月14日 9:13 96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全国采矿业累计引发各类地质灾害2万多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35亿元
抚平矿山“伤口”:技术哪儿找,钱从哪儿来?
  

1

  2011年9月22日,陕西渭南白水县城关镇,村民张王孝家的3间瓦房和4空窑洞倒塌了,院子里还出现了一个六七米深的土坑。下河村上河社的45户人家,房屋几乎都不同程度出现裂缝和倒塌,据村民说,这都是因为当地的上河煤矿造成的。

  山体上的“伤口”正在慢慢愈合,山林逐渐恢复美丽的绿色,生活在南京仙林大学城的人们欣喜于这一变化。
  大量的建材矿石在给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血液”的同时,也留下了那些难看的“伤疤”。去年8月份,大学城管委会正式启动了辖区内灵山、桂山、龙王山建材矿区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日前,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大片采石区正在被铺上钢丝网格。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矿山环境与国土整治评价室主任张进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里随后还将铺上粘土和草籽,“矿山复绿不仅仅是绿化工程,而是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采矿活动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据统计,全国采矿业累计引发各类地质灾害2万多处。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不仅加剧矿区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还导致土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严重下降。
  近日,国土资源部的矿山复绿现场会在南京召开,一场全国范围的矿山复绿行动启动。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历史欠账太多
  停在路边的拖拉机瞬间消失,饲养有几千吨鱼的池塘一夜间鱼走水枯……这些“离奇”故事是发生在某矿区的真实事件,罪魁祸首是当地大量开采石膏矿掏空了地下造成的地表塌陷。
  类似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并不鲜见。我国目前主要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系统破坏和“三废”排放污染。
  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我国井下开采的矿山约占总开采矿山的70%以上,采空区地面塌陷是主要的矿山环境问题,尤以煤炭矿山的采空区地面塌陷最为严重。据统计,全国采矿业累计引发各类地质灾害2万多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35亿元,其中地面塌陷超过4500处。
  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矿山累计破坏土地面积达386万公顷。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不仅加剧矿区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还导致土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严重下降。
  采矿过程中的疏干排水,严重破坏了矿区及周边地区地下水均衡系统,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数据表明,自2005年以来,全国采矿活动平均每年抽排地下水超过60亿吨,影响矿区地下含水层的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
  同时,据初步统计,全国矿山平均每年排放废水超过47亿吨,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达400多亿吨。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历史欠账太多,治理难度大,治理任务艰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