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黑转白”机会来了
2011年12月20日 9:41 9786次浏览 来源: 山西商报 分类: 铝资讯
坐拥煤电资源 政策优势凸显
●所谓“黑转白”,就是整合资源,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形成煤——— 电——— 铝产业链,进而形成氧化铝——— 电解铝——— 铝材深加工“白色”产业链条
●借“综改区先行先试”机遇,“以煤为基,多元发展”,“黑转白”将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率先形成,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充满发展商机 所谓“黑转白”,就是整合资源,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形成煤——电——铝产业链,进而形成氧化铝——电解铝——铝材深加工“白色”产业链条。
在国务院批复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综改区”)一年后,山西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香槐更忙了。
先是忙于11月29日召开山西省电解铝工业发展研讨会,后是忙着向有关部门提建议,王香槐的忙是希望让山西铝工业抓住一个机会:“借‘综改’良机,先行先试,真正让山西从‘一煤独大’的‘黑’色产业向拥有丰富铝矿资源的‘白’色产业转化发展”。在他看来:坐拥煤、电两大资源,政策优势及时凸显,山西“黑转白”的机会来了。
A 拥有矿石资源为何发展慢人一步?
山西的铝土矿资源探明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41%牞居全国之首。
“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现在,全国主产氧化铝的工业省份有6个,前几年产量居第一位的是河南,今年是山东居首,而山西则排名第四位。”王香槐感慨道。
还有一组令人尴尬的数据:山西从1987年开始生产氧化铝,产量曾占全国氧化铝产量的29%,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10年,市场份额仅占12.5%。山西的氧化铝产业是如此状况,而电解铝产业更不乐观,从1990年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13%到2000年的5.86%,10年间,仅仅提高了3.73%。而从2000年的5.86%到2010年的5.61%,10年间,则下降了0.25%。电解铝产业发展不好,铝材加工发展也令人失望,2010年全省铝材产量在增长的状态下,仅占全国市场份额的0.61%。
山西铝工业发展到今天,王香槐认为是 “观念束缚所致”:“有色金属工业有铝、镁、铜三大主导产业,然而这么多年来,山西有色金属工业一直被列入冶金工业里,从未被单独规划过。而发展冶金工业,钢铁是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有色金属工业从来都游离在边缘,连配角都达不到,总被认为是一个做不大的产业。”
“然而,和山西铝土矿资源相近、起步处于同期的河南,非常重视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无论从体制上,还是发展战略上,都把有色金属工业作为突破口,列入省里支柱产业发展与培育,重点抓铝工业发展,‘十五’期间,一跃成为河南省第二大支柱产业,目前有色金属工业产值近3000亿元。”说起山西有色金属工业与河南的差距,王香槐心里特不是滋味。
据统计,全国把有色金属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省份,而今产值、销售收入都达到千亿元甚至二三千亿元以上。王香槐说,到今年年底,山西有色金属工业产值仅为500亿元。
在王香槐看来,现如今山西有色金属工业之所以落后别人,是因为“胆子小了一点”、“政策紧了一点”、“观念旧了一点”、“步伐慢了一点”。
山西一家铝业不愿具名的老总认为,这么多年来,山西一直发展和扶持的产业多为煤、电、焦,可以说“涉黑”太深。
这位企业老总说,“涉黑”太深,一方面是山西多年以来已形成“一煤独大”的产业优势格局;另一方面,是山西有时对国家政策把握不够。
“国家在提倡优先发展铝工业时,我省还没有意识到;在国家提出总量控制时,其他省仍在规划发展,而我省却‘按兵不动’,并总认为国家提出的总量控制就是禁止发展这一产业,因此就束缚了自身发展。但反过来看,对于那些资源很少,或者没有资源的省份,则是在总量控制的同时,依据市场的需求,而大力发展这一产业。”王香槐说,一个地方的发展,除了听从国家的宏观控制外,还需要结合本地区自身优势进而发展,毕竟市场的需求是提升地区产值的关键。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