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上调 煤电角力了犹未了

2011年12月13日 10:10 50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仍是治标
  “依然是价格管制的思路”,邢雷表示,“限价是非市场的手段,是计划经济的做法,而且起的作用很有限。有些电力企业或者煤炭企业甚至把合同拿到市场上倒卖,赚取差价。管制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可以短期使用,但最好还是通过市场化的办法解决”。
  邢雷认为,目前最能解决困难的有效办法是“煤电一体化”;长期来看,还是要靠煤炭和电力市场化改革。
  但是,亦有诸多专家认为,“煤电一体化”不可取。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长远看其是“回避矛盾的做法”。
  这些专家均认为,解决煤电矛盾的关键,还是要理顺煤价和电价,走向完全的市场化。对目前而言,就是把半拉子的电力体制改革进行到底。
  大唐集团一位高管认为,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煤电联动,其实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尤其是“联动时要求发电企业消化煤炭涨价30%”的规定,更是把火电企业拖向了深渊。
  从2004年到2011年7月,大唐因为“消化煤炭涨价30%”减少利润600亿元;而煤价上涨电价不及时调整,也减少利润436亿元。
  以此推算,8年间五大发电集团为此共减少利润2700亿元,全国火电行业减利约5300亿元。
  目前,中国火电煤耗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再“消化煤炭涨价30%”事实上已没有下探空间,其已经成为火电全面亏损的首要原因。大唐集团建议,尽快废止“消化煤炭涨价30%”的规定。
  中国最大的电煤生产商神华集团亦认为,电力紧张、煤电矛盾一再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电力需求增长超出电煤供应能力的增长,煤炭市场多年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二是煤电矛盾的本质是价格问题,原因正是“计划电、市场煤”的体制。
  神华集团一名高管称,解决煤电矛盾,首先必须控制高耗能需求的过快增长;其次要鼓励煤炭进口。
  今年以来,我国电力供应增长较快,但诸多地区出现电荒,有的电力供应缺口达25%以上,“主要原因是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较快。”
  神华集团还建议,国家应把煤炭资源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因为这些企业在安全、环保、资源回收上更有优势,在尽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方面更有大局意识。
  神华提供的资料显示,神华71%的电煤供应量,是按照合同价提供给了大唐等国有大型发电企业,5500大卡的电煤合同价,每吨比市场价低出200元以上。仅此,神华每年向下游企业让利200亿元以上。
  但是,上述中电联专家却指出,近几年来,全国和各省频频推出的煤炭资源整合,正是造成煤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已经按省为界,形成了区域垄断”,“中国电煤价格,每吨已经高出美国200多元”。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