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码摄影的收藏价值及前景
2011年11月14日 5:42 4401次浏览 来源: 《画廊》 分类: 色影
传统胶卷摄影和暗房技术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摄影作品除了可以采用传统工艺手工放大外,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另一输出方式——数码喷墨打印。
数码摄影技术赋予了照相新的内涵,大大拓展了照相的空间;数码的后期制作带给摄影创作者一个丰盛、无穷的发展空间;喷墨打印技术为摄影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方法,特别是在打印介质方面的多元化选择,大大丰富了影像语言。
相对于传统摄影的“暗房”操作,信息时代的这种“明房”技术对艺术家的摄影创作以及美学风格的设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一些测试数据来看,专业喷墨打印技术在输出质量及保存期限上甚至超过传统银盐照片输出方式。随着符合收藏标准的数码喷墨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对摄影作品的商业推广和艺术价值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数码打印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和视觉表现力。
在照片打印技术逐渐普及之后,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开拓高端的市场,它的市场需要大家的培育和拓展,共同建立高端数码摄影作品的输出市场。数码摄影作品的收藏价值是怎样的?相对于传统暗房输出工艺的胶卷摄影作品,它的优势在哪里?它的市场前景如何?本次纸上论坛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何经堂(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系高级讲师、博士)
黄云鹤(全摄影画廊主持)
钟旭东(东磊影像画廊总监)
《画廊》:传统胶卷摄影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其收藏史也比较长了,相对于传统胶卷摄影作品,请您谈下信息时代数码摄影作品的收藏价值?
何经堂(以下简称“何”):比较传统胶卷摄影与数码摄影媒介,首先要设定两者的定义。从访谈问题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比较艺术品的收藏价值,所以作以下界定:传统胶卷摄影意指用化学流程工作,从拍摄至印制照片,均采用化学银盐,绝不涉及数码流程作业。数
码摄影媒介的工作流程可跨越胶卷摄影,而最终的输出是以数码印制而成的,而由于现今数码印制媒介中,喷墨是最成熟及其保存持久性平均是最长的,所以设定以数码喷墨为印制媒介。2010年9月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的“明房:创意的实践与延伸”论坛中,我曾就胶卷摄影以及数码摄影的技术、收藏价值等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过探讨。
谈数码作品的现今市场价值,首先要讨论其认受性,意指其被认识和被接受的程度。数码摄影科技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启动至今,历史虽短,但已十分成熟。现今数码摄影器材已经主导了整个摄影消费市场,但主导艺术价值的是收藏家与摄影艺术家。现今成熟的收藏家主要从收藏胶卷摄影作品开始,对其认受性是不容质疑的,但他们对数码摄影作品有所认识或感兴趣。成熟的摄影艺术家亦然,他们主要学习胶卷摄影作业,虽然有部分现已跨越数码制作,但固守胶卷作业的大有人在。
简而言之,数码摄影作品的认受性与科技发展步伐不成正比。环顾现状,艺术博物馆及其他相关艺术机构、艺术家、收藏家等他们的态度对提升市场对数码摄影的认受性及其市场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今高质素的数码作品,其价值相对地便宜。
黄云鹤(以下简称“黄”):数码摄影作品和传统胶卷摄影作品从摄影艺术的收藏角度是具有同样的价值的。
钟旭东(以下简称“钟”):第一,以前的数字照片通过打印或者说喷绘输出,这种方式制作的照片是无法永久保存的。第二,做出的质量比较差,所以谈不上有任何收藏价值,也没有收藏的概念,只是作为商业在用,比如大街上的宣传广告,挂2、3个月就扔掉了。现在数字打印技术提高了,例如爱普生的“艺术微喷”打印技术,使得输出的照片不管是在墨水还是纸张上都能保持很长时间的稳定性,这样才有了数字打印作为收藏的概念。
这几年打印的技术在不断提升,而且世界上有更多的著名供纸商即媒介供应商加入到这个行业,给数字打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现在的打印经过了各个厂商的验证,输出的照片已经达到了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保存价值。当然,这只是科学上的一些推理,跟传统的影像比起来,还是不一样的,因为传统胶卷摄影已经经历了几百年时间的实际验证,数字打印没有经过时间的验证,但现在科学推理出的数据还是可信的。
我觉得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应该分为两方面:一个是前面谈到的作品本身的物理价值,就是首先要保证这个作品能保存多少年不变坏,现在的数码摄影作品已经达到了收藏的物理要求。第二,是艺术价值,这是艺术家赋予的。中国的摄影艺术尤其是影像艺术,从发展到我们认识它的价值也就几十年的时间,而当代摄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却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早在十几年前,中国的摄影家们主要从事一些记时、风光、沙龙等题材的摄影,当时摄影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历史性、文献性较多,艺术性、创新性相对少。但是要问今天的数字艺术能承载多少艺术性,这样命题是不准确的,数字摄影相对传统摄影只是给了我们更多的方便性,一个好的暗房师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去练习功力,现在很多年轻的摄影者通过电脑等就可以很轻松得达到我们需要很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的功力。因此说,数字摄影相对传统摄影只是给了我们更多的便捷性,并不代表它比传统胶卷摄影的艺术价值更高。传统胶卷摄影不是从功能上做不到,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