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西迁:发展、环保与高能耗的艰难角力

2011年09月13日 8:51 98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繁荣与失衡并存
  相较数年前到访青海时的印象,现在的西宁,楼高了,马路宽了,工业化程度也提高了。仅黄河鑫业铝厂就提供了2800个就业岗位,而其所处的甘河工业区内,还集中了数十家大中型的有色金属、能源化工企业。
  2010年青海全省生产总值1350.43亿元,同比增长15.3%,是近30年来的最高增速。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工业、有色金属和盐化工,作为拉动青海经济增长的四大支柱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8.5%。重要工业品中,电解铝产量146.83万吨,发电量457.13亿千瓦时,分别增长了36%和24%。
  产业迁移带来地区经济的繁荣,然而也产生了新的矛盾。一方面体现为,东西部地区电解铝产能竞争,另一方面则是重工业进入西部后,对当地其他行业的挤出效应。
  以此次调研的电解铝行业为例,尽管产能已严重过剩,但仍抑制不住铝企前往西部淘金的热情。
  象屿期货董事长洪江源为记者算一笔账,与山东、河南铝厂比较,西部设厂增加了运输和资金占用成本,一是因为本地氧化铝及铝下游加工能力有限,原料、产品必须通过外运,成本约1000元/吨;二是距离远,原料库存周转要3个月,会形成较多的资金占用。但西部设厂降低了电力成本,每度电便宜0.2元,每吨电解铝电力成本就能节约3000元,总体上,优势是明显的。洪江源认为:“未来,铝一定是追逐能源走向。”
  黄福龙指出,西部企业将通过“点对点”的能源优势,对抗中东部铝厂的全产业链,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010年,国内电解铝产量1700万吨,产能2300万吨,产能利用率仅73%,未来铝行业面临的将是如何消化掉西部新增的庞大产能。事实上,这也是国内重工业和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另外,产业迁徙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日渐显现。青海是水电资源丰富的大省,今年却出现历史少有的缺电状况。
  青海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告诉记者,今年省内大概缺电70多亿度,工业发展和耗能工业比重提高,就会出现这种状况。今年1~7月份,青海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57%。
  不仅如此,青海物价涨幅也在国内居前,本地经济快速发展,但轻工业占比不足的结构问题,更加剧矛盾。
  记者通过调研得到以下两组数据:黄河鑫业、西部矿业(601168)一线工人薪酬超过3000元/月,但西宁普通职工收入只有1000余元/月,省内有很多人尚未脱贫;西宁市内商品房销售价格约5000元/平方米,但与居民衣、食相关的日用生活品因自给率极低,而显得成本高昂,尤其让人意外的是,青海作为四大牧区之一,牛肉价格竟高达26元/斤。
  李勇将之称为“荷兰病”,由于轻重工业结构失衡,导致重工业对轻工业产生了挤出效应。“不过对于广大西部贫困地区,不能因为这些顾虑,什么都不干了,毕竟产能迁徙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李勇说。
  李勇指出,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多、城市密集,环境承载过重,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那么高耗能的工业必须退出去,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容量更大,自然要吸纳一部分工业西迁。作为企业本身,也有往成本低、利润高的地区扩张的需求。只是在迁徙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引导,注重环境保护,寻找平衡点。

[1] [2] [3]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