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西迁:发展、环保与高能耗的艰难角力

2011年09月13日 8:51 984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电价扭曲下的市场选择
  黄河鑫业铝厂熔铸车间,共有9条生产线,其中3条正在运转。一批刚刚熔铸成型的铝锭,整齐排列在传送带上,经水冷却后,被送到自动包装机打捆堆放。记者观察了一下,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20千克重的成品生产出来,银白色的铝锭身上还隐隐透着蒸汽。据工人介绍,该车间每天产量约1600吨。按目前1.7万元/吨的国内铝价估算,日产值约2700余万元。
  据了解,黄河鑫业2010年达产当年就实现了1.3亿元的利润,今年以来,生产27万吨电解铝,其中销售了24万吨,利润提高到2.1亿元。但这仅是作为子公司独立核算的账面利润,事实上,黄河鑫业还带给母公司另一部分隐性效益。
  薛文明介绍,黄河上游水电公司在西北地区拥有龙羊峡、李家峡、青铜峡等9座大中型水电站,年发电能力350亿度。其中在青海省,黄河公司电量占90%以上,自2006年开始,每年外送陕甘宁的富余电量最少是30亿度,但上网电价比较便宜,只有0.16元/度,而省内标杆电价是0.22~0.23元/度。为了把丰富的水电转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消化富余电量,公司从2007年打造了铝产业,寻求一体化发展。
  “铝厂全部建成后,将原来0.16元/度的电价提高到0.23元/度。30亿度电,给黄河公司增加的效益至少是2亿元。”薛文明表示。
  类似于此,由于上网电价被严格管制,高耗能的电解铝现已成为避开电网垄断、跨区域差额电价套利的重要载体,铝电联营在行业内已十分普遍。
  凯投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福龙为记者举例分析,新疆的煤炭储量占国内的40%,受客观条件制约,运出来并不经济。将煤发成电跨省外送,则要考虑长途输电能力和过网费。但如果上了电解铝项目,就立即体现出优势,因为新疆本地电价也就两毛多,而河南、山东等中东部地区的电价则要5毛左右。
  大同证券(博客,微博)电力行业分析师蔡文彬认为,发电企业加速联姻电解铝行业,是由于市场深层次的矛盾得不到解决。而矛盾的焦点在于跨区域电力交易被国家电网主导,以及非市场化的煤电联动和电价传导机制。
  从2002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电网分离”改革,改革初衷是想引入市场竞争来推动电力市场的效率,然而电网企业由于占据渠道资源,与发电企业承担的风险并不对等,在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发改委上调电价又顾忌通胀的背景下,发电企业产生大面积的亏损。
  除此以外,站在地方政府立场来看,更是乐于上马电解铝项目拉长产业链,将卖资源转变为卖产品,带动就业和地方经济。于是,在市场之手与地方政府的合力下,电解铝也成为推动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一剂良方。
  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12.15%,其中用电量增长较为明显的为西北和西南地区各省,显示出高耗能产业向西转移的趋势。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