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产能过剩之“谜”

2011年09月07日 9:15 97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提高集中度或成趋势
  压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势在必行,只有如此,才有利于我国电解铝企业包括技术和效益等多方面的实质性整体升级
  在潘家柱看来,9部委此举有悖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且还会严重影响电解铝产能从中国的东部地区向西部转移。
  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此前的部署,中国有色工业行业“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优化布局,严格控制在资源及环境容量没有保障的地区新建冶炼项目,并完成电解铝产能有序向西部转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十二五”规划的确提及,在“十二五”期间将以控制发展为主导。“十二五”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中国有色工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控制冶炼产能的过快增长。“十二五”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可比价格)年均增长10%,10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幅控制在8%左右。此外,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2015年,具有自备电和直购电的电解铝产能将达到90%以上,铜冶炼、电解铝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比重在95%以上,铅锌冶炼世界先进水平达到85%以上。
  潘家柱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拟建的电解铝项目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电力成本较低的省区。如果工信部叫停了所有拟建电解铝项目,那么,“十二五”期间电解铝产能向西部转移的目标可能无法实现。
  也有观点认为此轮调控更多意味着中国电解铝产业实质性整合拉开序幕。
  对于这一看法潘家柱并不否认。他告诉记者,与中国的能源行业不同,中国的矿产行业过度分散,不光致使中国境内的产能调配和管理下降,同时也令中国铝等矿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失去主动地位,因此,压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势在必行。因为只有如此,才有利于中国电解铝企业包括技术和效益等多方面的实质性整体升级。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就一直在为行业内各种矿产产品的整合集中而奔走,因为已有太多的因产业集中度过低,致使本来相对有序的有色金属产业出现了无序竞争以及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
  目前河南、山东境内网电的用电成本约为每度6毛,而两地自备电厂的用电成本从5毛到4毛不等。目前生产一吨电解铝耗电约13850度,也就是说电价每高1毛钱,就要多出近1400元成本。而在新疆等西部省份,用电成本仅为每度两毛。潘家柱表示:“一些缺乏电力成本优势、年产10万吨以下、产业链相对较短的小电解铝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大压缩,面临着被兼并重组的局面”。
  对于电解铝企业而言,电力成本始终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电力成本几乎占到了原铝总成本的40%。因此,能否获得具有相对优势的电力资源,直接决定着电解铝企业的竞争地位,这也是电解铝企业能否实现稳定盈利并进行扩张的关键因素。
  “未来经过兼并重组,国内电解铝企业数量可能会从目前的一百多家降至二三十家”,潘家柱说,生存下来的企业将瓜分目前国内200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并将呈现出两大板块特征——依靠西部能源优势或拥有中东部地区运输消费优势。
  对于其中困难,潘家柱表示:“整合优势资源兼并重组是行业发展的一般趋势,但铝产业什么时候能够将这种趋势转为现实很难预料。”他告诉记者,前几年中铝在行业内的大幅扩张也没有给自身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目前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法则仍然适用,铝行业整合潮仍处于酝酿过程。

[1] [2] [3]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