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产能过剩之“谜”

2011年09月07日 9:15 97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强硬叫停屡失败
  明令之下,国内的电解铝产能不但没有被缩减,反而涌现出了更多的电解铝企业,产能大幅飙升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家首次对电解铝产能过剩采取行动。
  2003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6部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就曾共同出台了《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电解铝、氧化铝项目的批准。
  然而,当时正值铝业前所未有的利润高峰。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02-2006年,国际铝价一直处于上升阶段,LME现货年平均价每吨分别为1350美元、1431美元、1716美元、1898美元、2569美元。在价格上涨和产能增长带动下,2004-2007年,铝冶炼行业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06亿元、119亿元、281亿元和369亿元。
  因此,明令之下,国内的电解铝产能不但没有被缩减,反而涌现出了更多的电解铝企业,产能大幅飙升。
  地方政府还借道国家支持的整合方式,打着“煤电铝一体化”的旗号变相扩大电解铝产能。尽管在某种程度上,铝电联营确实是中国电解铝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该趋势能否被推行,首先应取决于技术壁垒等客观问题的解决。因为,电解系列生产的任何波动都会造成电网或自备电厂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供电安全。
  由于开发时间短,中国大型铝电解槽在生产领域的深层次开发中有着明显的技术不足,致使实际运行生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大产能负荷和小电网供电的运行环境,致使电解铝行业成为安全隐患较多的行业之一。而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更加剧了该行业成本的飙升。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