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西进隐忧

2011年08月26日 15:30 126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一方是深受高耗能、环境污染等困扰的电解铝企业,一方是长期渴望经济发展且拥有富庶资源的西部地方政府,当二者碰到一起之时,一场电解铝西进运动就开始了。然而,在“未批先建”,国家地方规划缺乏,产能调控失灵,环境污染隐忧尚未排除之下,这场淘金潮注定充满风险。

  千万产能伺机“落地”
  和当年的美国淘金潮一样,这一次,中国企业选择的也是广袤的西部,掘金目标则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电解铝产业。
  从新疆昌吉市出发,一路向东北大约300公里处,正是准东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准东基地”)所处位置。在这里,重型卡车和机器的轰鸣声,与周周一望无垠、安静的戈壁,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们每天要接待上百人。”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希望”)的工作人员对记者抱怨道。在颠簸的道路尽头,东方希望全长1.2公里的厂房正在建设中,已初具雏形。这是一个8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按照工期计划,一期20万吨将在2011年10月28日前投产。
  总投资172亿元,东方希望计划在五彩湾建成年产80万吨电解铝项目。作出同样产能规划并已开工建设的,还包括总投资136亿元、80万吨产能的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和同样计划上马80万吨的新疆其亚电解铝项目。
  徘徊在准东基地门外,想要进入投资的电解铝项目远远不止这个数字。240万吨,还只是个开始。
  “包括最近找到我们谈项目落地的企业,至少有十几家企业,总项目产能加起来,少说也有一千万吨。”准东基地管委会副主任任建品对记者说道。
  如果这些项目全部投产,仅仅“准东基地”这一小块地方,未来可能聚集的电解铝产能将占到全国总数近一半。这还不包括准东基地之外的其他电解铝项目。截至2010年底,全国电解铝产能为2300万吨。
  事实上,新疆昌吉只是电解铝“西移风潮”的缩影。
  在煤价上涨以及电价上调的背景下,河南和山东等铝业传统产地竞争优势已经丧失,产能面临萎缩,而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以及宁夏正在成为新的铝业聚集地。
  “向青海抛来橄榄枝的电解铝投资商很多。”青海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这样说道。据了解,黄河水电公司2011年刚刚在青海新建了5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青海、内蒙古、甘肃三地的电解铝产量分布已经直逼一直以来的电解铝大省——河南和山东,前者占全国总量的26.5%,河南和山东占到32.7%。

4057820770.jpeg_U5115P31DT20110826135215

  茫茫戈壁上,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公司的厂房正在火热建设中,今后这里将会建成80万吨的电解铝项目。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