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反转:炼就国际矿业巨头路径
2011年08月01日 10:38 1186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海外拓展
在老牌矿业巨头瓜分完毕的世界地图上,再挤出来一家新公司,难度可想而知。对此,有专家指出,参与有国际影响的大型矿业项目的招标,中国买家需要面对的风险是综合性的。
大的经济周期,往往是国际化的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熊维平将中铝打造成世界一流矿业公司的决心是坚定的。
“所谓‘世界一流矿业公司’,指的是具有全球领先的产业规模和稳定的增长潜力,掌握较多的重要矿产资源并拥有相当的市场话语权;经营和管理机制先进,技术、人才的拥有量和产品、服务成本的竞争力以及品牌、形象、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从熊维平对于“世界一流”的定义,不难看出中铝的目标,并不局限于掌握资源,而是从资源到管理,全方位地进入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列。
中铝新闻发言人袁力说:从上至下,都知道熊总的“真正办企业,办真正企业”的理念。
在很多场合,熊维平都提到一个观点:世界前五大生产商控制了铝土矿54%的资源量,高于欧佩克组织对于石油供应的控制力度,但五家企业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铝土矿供给与氧化铝、电解铝世界第一的产能并不匹配,中国用只占2.3%的铝土矿资源,支撑着占全球40%以上的铝产品生产。未来一旦出现市场逆转,中国铝工业或许会重蹈铁矿石高价覆辙,而这也是中铝谋求全球配置高品位铝土矿资源的初衷。这一思路,同样应用于中铝在铜、铁、焦煤等国内需求量大的矿业品种上。
作为买家,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资源的潜在价值。2011年4月,中铝收购了老挝服务公司旗下矿产资源公司60%的股权。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铝土矿资源分布在越南,其拥有几十亿至上百亿吨的优质铝土矿资源,而在越南周边的老挝和柬埔寨也因矿脉的延伸,拥有储量丰富的铝土矿资源,而且为品位高的三水软铝石型矿。
中铝此次收购,则是把双方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相结合,优势互补。业内人士分析,这笔收购让中铝一下增加了4亿吨的优质铝土矿储量。
据老挝矿产资源部一项初步勘查显示,老挝矿产资源丰富,但多数尚未开发。老挝大约有金矿石储量1700万吨,铅锌矿石80万吨和可用于提炼290万吨铜的1.82亿吨铜矿石。此外还有锡矿石160万吨、铁矿石1400万吨、石膏1.28亿吨、钾盐矿石3.9亿吨和煤矿石储量3.74亿吨。
如果中铝的老挝项目合作顺利,对于进一步推进其他矿产的合作将大有裨益。
但是,老挝项目的开发,与中铝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矿业开发,比如秘鲁特罗莫克铜矿、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等项目一样,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的薄弱。没有公路、铁路、港口,甚至还有原住民的迁移问题,这些无疑都增加了资源开发的难度和成本。
2007年金融危机时,中铝斥资8.6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秘鲁铜业公司的全部股权以及特罗莫克铜矿的开发权。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该铜矿拥有20亿吨储量,约占中国铜储量的19%,计划2012年投产,年产铜25万吨,钼产量将达到1万吨。中铝将投资22亿美元开发特罗莫克铜矿。
但是,原住民的迁移、环境评测就成为了这个项目一上马就遇到的难题。
据中铝一位内部人士介绍:项目环评已通过,尚未开工,中铝公司就投资5100万美元在矿区,修建了一个最先进、最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解决了当地老百姓70多年没有喝到纯净水的问题,而且这个污水处理厂直接影响到秘鲁首都利玛的一条河流。同时,在社区建设上,中铝公司承担社区搬迁工作,把当地居民从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搬下来,为他们建立了新社区。
即便如此,据报道,仍有个别原住民因为希望得到更多的补偿,而不愿搬迁。
对于这种情况,熊维平说:“你在别的国家,一定要比在自己国家做得更好,才有可能在那里取得成功。秘鲁这个项目,中铝去年花了5100万美元,解决了住宅、饮用水、排污等问题,如今顺利通过了环评,赢得了当地政府、老百姓和舆论的支持。”
中铝与力拓携手开发的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铁矿。与力拓达成合资协议之后,今年5月熊维平亲自去往几内亚,还带回铁矿石样本,“我去看了之后,很振奋,50亿吨储量,品位达到66%-67%,70%已经是理论最高值,真的很好。”
虽未有原住民的问题,但是却面临基础设施的缺乏。一位去过几内亚的业内人士称: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市,甚至连一条完好的公路都没有,更不用说铁路、港口、发电、供水这样的基础设施。
对于一穷二白的资源国现状,中铝切实地认识到光是一家资源类公司去开发是拿不下来的,必须与电力企业、铁路、交通建设企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形成紧密的联合体,才有可能干成这个项目,开采出并能运出资源。
比如在几内亚的铁矿石项目,中铝在签协议的时候就和力拓说清楚了,中铝公司是中方联合体的概念,包括宝钢作为专业化公司参与,由中铁建负责铁路建设,由中交集团负责港口的建设,多专业协同。“这需要我们企业之间认识到这个问题,优势互补,也需要国家有关政策鼓励支持,避免走出去自相争夺。”中铝的走出去,不仅限于业务的多元化,也在于利用央企伙伴各自的优势互相扶持。中方联合体或者中方财团的方式,为很多海外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基础设施可以建,但是政局的动荡,也让西芒杜铁矿的开发过程充满变数。
采矿权的纠纷一直困扰合资之前的力拓,因为政局动荡,力拓被淡水河谷横刀夺爱,失去了1号和2号区块的采矿权。而终于在今年4月,力拓通过旗下SimferS.A。与几内亚孔戴政府签订了《最终协议》。此次《最终协议》的签署,扫除了中铝和力拓的合作障碍。在中铝完成所有投资后,力拓和中铝在Simfer持有的有效权益将分别为50.35%和44.65%,剩下的5%权益由国际金融公司所有。
对于项目未来的政治风险,国际观察家认为较小:“今年初诞生的孔戴政府是一个通过民选上来的政府。相信这届几内亚政府能够在比较长的时间保持政权的稳定和政府运行的有序。”
中铝提出“优化发展铝、优先发展铜、整合发展稀有稀土、跨越式发展煤炭和铁矿石、积极发展工程技术、选择性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海外开发、拓展全球贸易和确保国防军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材料供应”的思路,大力推动产业布局向资源能源富集区和消费市场密集区转移,产品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转变。
按照中铝的战略规划,时间恐怕是最大的挑战:中铝的战略目标是用五年的时间,到2015年,进入世界十大矿业公司之列,再用五年时间,到2020年进入世界矿业公司前五强。对于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中铝有着明确的指标要求:海外资产达到30%、上游资产达到50%以上。
熊维平说:中铝不过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拓展开发的一个缩影,其面临的很多困难也是其他中国企业同样会碰到的。“国外大的矿业公司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几乎把世界上已经探明的优质大型的矿产资源瓜分殆尽,我们要进入开发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些政局不稳定、勘探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的绿地项目,投入获利周期较长。同时,我们的国际化经验、专业化团队等也都有一个逐步的积累与建设的过程。”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