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投资持续大热 或成“烫手山芋”
2011年07月08日 9:25 8765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铝资讯
“失意”海外
相比于国内,海外矿业投资的风险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铝业于2007年3月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签署开发协议,承诺在当地开采铝土矿资源,并建设一家氧化铝厂,四年时间换来的却是巨额亏损。
7月2日,中国铝业(601600)公告,《昆士兰州政府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协议》于2010年6月30日期满后自行终止,其后双方继续就奥鲁昆铝土矿资源开发的其他方式进行了探讨。近日,昆士兰州政府终止了上述探讨。截至目前,项目支出账面余额约为3.4亿元,公司需要评估其可回收金额并做相应的减值处理。
业内人士表示,该项目之所以进行不下去,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危机之后澳大利亚提高了资源税,项目难以继续盈利。中国铝业有关人士则表示,中铝收购该项目以来,氧化铝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挖铝土矿还是在当地做成氧化铝都难以盈利。
细数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矿产项目,“失意”的并非中铝一家,首钢秘鲁铁矿、中信集团西澳州磁铁矿等都算不上成功,背后的原因除了行业周期性波动、政策变化外,还有劳工、环保、社区关系等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超出此前的预评估。
据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提供的数据,目前有色金属企业海外开发与合作项目已超过40多个,其中31个项目已确认铜资源储量7175万吨、铅资源储量910万吨、锌资源储量2300万吨。
尚福山表示,海外开发项目数量不断增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在加大在海外矿产投资力度,但是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应以骨干企业为主,并非是“国进民退”,而是因为在海外开矿各方面的情况跟国内并不一样,对企业的能力要求较高,否则,很容易陷入被动的局面。实际上国内企业已经获取的海外资源要发挥效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还有专家表示,国内企业应当转变观念,对于海外项目的投资效益不能有过高期望。国内的项目尽管能够压低环保、劳工等方面的成本,但是长期看,随着政策的变化,盈利前景也会变得不如此前预计的那么乐观。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