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一场整合风暴正在刮起

2011年07月05日 9:32 122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一场整合风暴正在稀土行业刮起。
  记者调查发现,一场围绕关停标准、关停补偿以及关停之后怎么办的博弈正在当地政府、被整合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之间激烈展开。
  接受记者采访的众多企业负责人表示支持国家的稀土整合战略,但他们或对企业为什么被关停而不是被收购有疑问,或希望提高补偿标准,或期待有更多的时间来转产。内蒙古自治区有关人士强调,此次整合是落实国务院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难免会影响到个别企业的利益。

131147061

  整合淘汰强势推进
  5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区内稀土上游企业进行整合淘汰工作方案,要求一个半月内完成整合,共有35家企业面临被整合或关停的命运
  国务院连发两道“金牌”,内蒙古稀土行业的整合加速。
  5月10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的数量。
  6月26日,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大内蒙古稀土资源开发整合和储备力度。
  5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开始着手对区内稀土上游企业进行整合。5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此次印发的方案明确规定:要通过重组合作、补偿关闭、淘汰关停等形式,加强对全区稀土上游企业的整合淘汰工作,力争实现由包钢集团对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生产实行专营的目标。内蒙古除包钢集团以外的稀土采选、冶炼分离企业均属本次整合淘汰范围。
  根据该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共有35家企业面临被整合或关停的命运。其中,呼和浩特5家,包头23家,巴彦淖尔市7家。按照该文件,此次整合淘汰工作从2011年5月开始,到6月底结束。
  文件要求,从方案印发之日起,包钢集团要立即向上述企业停止原料供应,各级工商部门要吊销补偿关闭和淘汰关停两类企业的稀土生产营业执照,或责令企业变更经营范围,电力部门则对这两类企业停止供电。
  尽管该文件印发时间是2011年5月12日,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至,被关停淘汰的30余家企业,均没有从有关方面接到正式文件。各个企业不得不通过私人途径,辗转弄到该文件的复印件。
  目前,包头稀土企业联合会共有48家会员单位,除包钢稀土(600111)的下属单位外,剩下的20余家稀土上游企业,几乎都在此次整合关停之列。包头稀土上游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成印这些天四处奔忙,希望将这些即将被整合淘汰企业的诉求,尽可能地向有关部门转达。
  “我已经咨询了律师,如果收到正式公函,我们就可以根据公函申请行政复议,但目前连文件都没收到,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各种非正式途径表达我们的诉求。”一家面临被关停命运的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一些稀土上游企业反映,该方案下发之前,并未征求企业意见。今年3月,企业将营业执照交给当地工商部门进行年检,但只要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有“稀土”二字,就必须由包钢集团出具相关函件才能完成年检。
  对此,内蒙古自治区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方案印发之前,自治区有关部门曾反复向各盟市政府及当地经信委征求意见,文件也印发到了各级政府,但由于涉及企业众多,企业诉求也不尽一致,所以在制订方案之初,不可能每家每户地征求意见。
  而在包钢集团看来,通过整合实现自己统购统销的专营目标,配合今后成立的稀土交易所,进一步加强包钢稀土在全球稀土市场的定价权,既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企业自身利益。
  包钢稀土董秘张日辉告诉记者,文件中提到包钢集团要在内蒙古范围内实现专营,专营的主体实际上就是指包钢稀土。目前包钢稀土将主要精力放在内蒙古航天金峡化工、包头市玺骏稀土、包头市三隆稀有金属和包头市圣友稀土4家重组企业身上。包钢稀土主要采取增资扩股或者收购的方式,实现对上述4家企业的相对或绝对控股。目前,这4家企业都在盈利。
  “自2007年以来,我国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已建成的稀土冶炼分离能力大于当前稀土指令性计划量近一倍,且稀土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中国稀土协会(筹)秘书长王彩凤认为,开展稀土行业整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是国务院针对长期以来稀土资源开采秩序混乱、冶炼分离能力增长过快等问题做出的正确决策,全行业对此应在宏观层面有一个正确认识。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认真总结以往组建稀土大型企业集团的经验和教训,尽量减少行政干预色彩,更多利用市场手段。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