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鏖战海外启示录

2011年06月28日 13:11 119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五矿梦碎加拿大
  五矿集团成立于1950年,以金属/矿产品的开发/生产/贸易和综合服务为主。1992年,公司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55家企业集团试点和7家国有资产授权单位之一。1999年,被列入由中央管理的44家重要国有企业。
  “蛇吞象”是个奇迹,而这种奇迹只是一个很小的概率事件,极少发生。在周旋数周未果后,今年4月26日,中国五矿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资源)毅然放弃了对在非洲拥有最大铜矿的跨国铜矿公司——伊奎诺克斯(Equinox Minerals)公司63亿加元(约合430亿元人民币)的收购提议,这一出蛇吞象的神话还没上演就失败落幕。
  今年4月4日,五矿资源对外披露,计划以每股7加元(约7.2美元),总额63亿加元,对伊奎诺克斯(Equinox Minerals)发起要约收购。这一报价,远远超过五矿资源当天25亿加元(约合170亿元人民币)的总市值。
  业界均认为,这是五矿颇具匠心策划的一起收购,将香港上市公司——五矿资源作为收购主体,而不是国有集团整体出面;让以米歇尔摩尔为代表的澳大利亚管理团队出面,借助西方人熟悉的面孔增加彼此信任,向外界传达其纯粹的商业利益目的,以消除目标国不必要的防备和非理性的拒绝。很快,这一收购提议便获得了澳外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批准首肯。
  然而,受五矿收购这一消息刺激,伊奎诺克斯股价连续两天攀升,其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股票交易所的股票5日收于7.56加元,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上涨了29%,收于7.43澳元,均高于五矿资源报价。“我们认为五矿资源提出的如此低价严重低估了我们的价值,并无视公司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铜价不断走强的情况下。” 伊奎诺克斯董事长Peter Tomsett通过发表声明要求提价。但这一要求遭到五矿资源的毅然拒绝,“虽然我们认为伊奎诺克斯的资产与五矿资源的战略相当吻合,但巴里克(世界最大黄金生产商,也是五矿资源此次收购的竞争对手)的出价超出了我们最为认可的价值”。五矿资源首席执行官安德鲁·米歇尔摩尔(Andrew Michelmore)在放弃公告中不无遗憾地表示。
  一起被称为“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敌意收购”,因商业价值的判断不合而最终胎死腹中。然而,这并不是五矿“以小吃大”收购方式的首次碰壁,早在2004年9月,五矿就曾因国家发改委迟迟不肯为交易放行,无法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而错过了对诺兰达集团提出整体收购的独家谈判期,从而无缘诺兰达。业内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国资委和其他有关领导部门担心五矿可能无法真正消化诺兰达,而且此次出价金额过高,对银行来说压力过大,因此没拍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时,诺兰达在全球矿业公司中排名第19位,五矿的总资产比其要少近10亿美元(约合68亿元人民币)。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