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全球战略并购有利时机与定价权
2011年06月07日 13:42 9649次浏览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分类: 铝资讯
政策建议
虽然近几年,中国海外并购增长非常迅速,但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数量上来看,中国的海外并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从保障国内能源和资源安全供给出发,未来中国企业海外战略并购仍然是中国能源资源发展的战略之一。在既定的战略下,如何确定正确、科学的战术,对具体的每一笔收购能否成功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对并购定价的研究,对并购时机、并购国别及并购规模,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关于战略并购的时机把握问题
根据本文研究结论,能源与资源价格、市场流动性和全球经济增长率是影响并购定价的三个关键因素,因此,当这三个因素有利于并购定价时则是战略并购的好时机,此时应积极开展战略并购:
(1)能源资源价格处于阶段性低位时。根据回归模型结论,能源资源价格对能源企业定价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在能源价格的低点上,能源资源企业财务价值较小,并购成本较低。因此,可以在能源价格出现阶段性低点时进行“抄底”。
(2)市场流动性处于相对紧张时。上述研究模型表明,由于市场流动性状况与Libor成反方向变化,而libor又与战略并购定价成成反方向变化,因此,市场流动性越紧张,libor值会越高,而战略并购的定价就会越低;相反,市场流动性越高,libor值会越低,战略并购定价则会越高。
(3)全球经济增长处于相对低迷时。根据模型结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是影响并购价格的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意味着能源资源需求增加,从而能源资源价格上升,能源资源企业财务价值随之增加,并购定价自然较高,相反,全球经济增长低迷时,由于企业财务价值较低,并购定价相对较低。
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本文认为,在经济衰退期的中期是并购的最佳时期。经济衰退的初期,由于企业流动性尚能维持,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尚未触底,企业出售意愿并不强烈,而到衰退末期,虽然能源资源产品价格触底,但由于收购谈判、审批等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而这段周期内产品伴随经济复苏价格开始回升,造成企业出售意愿减弱,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因此,战略并购的最佳收购时间则是经济衰退的中期,其间,由于实体经济的产品价格和该产品的资产价格的大幅下降会造成企业现金流紧张而迫使企业不得不出售股份,战略并购的成功几率就会大幅增加。
以中国铝业为例,2008年2月,也就是金融危机初期,中铝携手美铝(Alcoa Inc.)斥资140亿美元收购力拓9%的悉尼上市公司股份,本次投资为中铝带来巨大损失,截至2008年10月19日,中铝所持力拓股份市值已缩水约73亿美元,跌至68亿美元。而到2009年2月,也就是金融危机的中期,中铝投入72亿美元认购力拓可转债转股后,中铝在力拓整体持股比例将增至约18%,伴随资产价格和实体矿产价格均出现了回升,中铝作为最大股东收益颇丰。
但也就是在2009年6月,金融危机的后期,中国铝业注资195亿美元的投资被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延长审查期限,并在6月5日被力拓集团董事会否决。原因就在于自2月份公布投资计划至6月份的3个多月里,国际主要金属产品的价格均有所反弹,矿业市场出现回暖趋势,从而导致力拓反悔,并购失败。
2.关于并购对象国别的选择问题
从本文模型可以看出,市场准入是影响战略并购定价的重要因子。模型结论认为,对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并购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战略并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价格外,还受政治、文化、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现实因素考虑,我们认为,考虑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各异,战略并购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本文大致归纳为三种情况:
(1)对于存在竞争特征的发达对象国,如美、英、日等国家,要做到战略上审慎,战术上积极。我们认为,这些国家市场发育成熟,投资壁垒小,因此,并购定价相对较低,但由于这些国家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对中国采取遏制战略,存在无形的投资壁垒,即使出价较高也往往被否定。
因此,对这些国家要在战略上审慎。主要有:①充分调研,不轻易出手,避免造成“中国威胁论”。②鼓励民营企业并购,淡化国有色彩。灵活发展海外并购主体,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联合体或者利用海外子公司平台等,呈现出并购主体多元化的局面。
战术上积极表现为:①要简化审批程序,对外并购程序应简化。②给予积极的融资支持。通过外汇储备转贷、商业银行银团贷款、金融参股、贷款机构与企业签订债转股等形式满足融资需求。③精心准备收购文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收购文件格式、标准化程度等方面较为成熟,如果我们提供的文件无法满足被并购企业国家的一系列监管条件,则很难成功。因此,建议聘请国内外投行等中介机构担任财务顾问,以满足并购对象国的并购条件。
(2)对于资源较丰富、政治稳定性较差的欠发达国家对象国,如非洲、南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我们要做到战略上积极,战术上审慎。虽然此类国家市场程度欠发达,但这些国家政治上对中国比较友好,无形中降低了投资壁垒,相比而言,更有利于中国企业进行并购。
因此,对这些国家我们应做到战略上积极,即在政策上大力鼓励国有、民营企业参与此类国家的并购。考虑到此类国家存在各种风险,战术上要审慎:①在考虑并购定价时,要充分考虑模型中市场准入对收购价格的影响,适当提高并购价格以提高并购的成功率;②要在充分研究这类国家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在并购协议中精心设计条款给予自身充分的保护。
(3)对于中立开放的发达对象国,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战略战术上都要积极。一方面,由于这类国家政治上中立或友好,因此战略上要积极,另一方面,由于其市场发育度高,市场风险较低,因此战术上也要积极。
具体主要有:①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在审批程序的简化、融资需求的便利等方面给予支持。②企业自身也要苦练内功,在培养并购人才、熟谙跨国并购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大投入。③企业并购时出手要快、要准,结合时机的分析,对于合适时机,可以不必在意纯技术层面的问题,大胆布局,以快速完成并购。
类别
战略
战术
存在竞争关系的发达国家
审慎
积极
政治稳定性差的欠发达国家
积极
审慎
中立开放的发达国家
积极
积极
3.关于战略并购对象的选择问题
根据我们的模型分析,并购企业规模也是影响并购定价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着重考虑储量较高、但产量较低的企业。因为权益产量直接影响到企业定价,如果选择一些目前产量低,但未来产量潜力高的企业,就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提高企业价值。
(2)对于不同规模的并购对象,实施不同的定价策略。①对于并购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可以利用谈判地位,适当降低收购价格,折价收购。②对于并购规模适中的企业,应根据被并购企业特点和自身的并购动因,利用规模对等的条件,争取平价收购。③对于并购规模比自身大的企业,应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考虑,为获取其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可适当提高并购价格,溢价收购。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