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塑化剂、毒餐盒到铝箔快餐盒的推广

2011年06月07日 8:55 154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民以食为天”。人类为了生存,食是绝对重要的。然而“食什么如何食”却一直在困挠着人类。台湾的塑化剂,内陆的毒餐盒都是暴露在人类“食什么如何食”的问题上,其贻害无穷。现状都是需要令人深思的。
  对于商人的黑心,监管的缺失,我不得不呼吁,人们应当对“食什么如何食”不能再掉以轻心了,无论是商人还是政府监管者都应当为人类的正常生存而负起责任。

20110606203040


  先看看台湾的塑化剂问题——
  30年塑化剂贻害无穷
  台湾饮料塑化剂风波正不断升级蔓延。据媒体报道,现总共有276家厂商、924 项商品被卷入塑化剂风暴。目前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产品共六类,分别是: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添加剂。知名品牌统一宝健运动饮料、台糖、味全、白兰氏、黑松等也全面沦陷。于是台湾有些怪异的现象,像是娘炮(男生的长相动作女性化)越来越多、女生早熟(初经已提前到小学三年级)、生育率过低、不孕症增加等,一直原因不明,如今真相大白,原来是近30年来许多饮料食品中的起云剂配方里,都被加了塑化剂的缘故。塑化剂会导致男性雌化,女性早熟、危害孕妇并且致癌。台湾专家伍焜玉表示,成年人长期每天喝1瓶受塑化剂污染饮料,生殖功能异常风险将增加3到4倍;体重较轻的儿童风险更增加6到8倍,另外,对孕妇风险也较高。
  针对日前台湾地区发现的饮料等食品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非食用物质这一贻害无穷的事件,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有关部门和地区已迅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对台湾进口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等食品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监管,深入排查风险隐患,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指出,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卫生部昨晚也紧急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有关部门已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按照部署进一步加大对相关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严防严控。同时,鼓励公众举报问题产品线索及违法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将认真组织调查。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