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能源:革命何去何从?

2011年04月06日 9:0 87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能源革命
  实际上,不管是“十二五”还是以后更远的时间内,为13 亿人口提供安全、廉价、环保、可持续的能源,都是中国必须面临的任务。
  过去的2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耗从10亿吨标煤一路飙升至30亿吨标煤,这一快速增长,反映的正是中国已经进入能源密集型发展阶段,同时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代。
  对于承担着“世界工厂”全球化分工任务的中国而言,中国面临着双重的能源压力——她不仅要满足本国民众日益增长的对于如交通、供暖等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消耗大量能源的出口工业的需求。
  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需求这么多的能源。中国需要有自己的能源革命。
  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所说,世界已经进入了以新能源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轮能源革命中,中国千万不能落后。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参赞王启明3月30日在第五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透露,科技部已明确“十二五”能源战略的支持重点,将放在新能源产业上,具体包括智能电网、煤基清洁燃料、风电、太阳能四大领域。
  此外,科技部还对煤化工、电厂、钢铁、冶金、石化等传统行业的二氧化碳处理进行技术研究,对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结构升级及技术进步予以支持;支持大容量储能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对用电送电配电环节的电网智能化方面给予支持。
  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中国能够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使之足以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并降低成本,使之达到国内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即制造业所周知的“中国价格”),那么,这些技术不久就必将在全球范围内被大范围的采纳。
  “十二五”期间,中国如何成功地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建立在对煤炭严重依赖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建立以清洁发展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不仅对中国,对世界的将来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弗拉文(Christopher Flavin)曾说过,正如美国在一个世纪前带领世界进入石油时代一样,全球气候的未来或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将世界引入可再生能源时代。
  而这个时代,会在“十二五”期间到来吗?日本核电危机会加速它的到来吗?这是日本核电危机带给中国的一次机遇吗?现在,回答这些问题还为时尚早。

[1] [2] [3] [4] [5] [6]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