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能源:革命何去何从?

2011年04月06日 9:0 87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电网!电网!
  只不过,风电、太阳能发电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多快的发展,目前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过去的数年,中国的风电实现了连续5年增长,成绩令全球瞩目,并在去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吊装风机最多的国家,但另一方面,中国的风机发电量还未超过美国,在风机发电量指标上,中国目前仍位居第二。
  “并网难”一直是过去数年中国风电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底时全国仍有逾三成已吊装完毕的风电机组未能实现并网发电运营。
  规划滞后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2007年中国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2010年中国的风电累计装机规模是500万千瓦。
  事实上,到去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已经超过4400万千瓦,而电网则是按照此前的规划发展,完全跟不上风电装机迅猛发展的势头。
  李俊峰表示,核电危机虽可能促进风能、太阳能的超常规发展,但同时也使得电网要被迫接收更多的光伏电和风电,很可能让本就接收可再生能源存在困难的电网“雪上加霜”。
  此外,不管是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大型电站,多数处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电网的末梢,一来不能被及时接入电网,二来这些地区的电网由于远离电力负荷中心,其调节能力也存在一定局限。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员首席专家胡学浩曾做过测算,在丹麦等风电发达的国家,其风电之所以能够占到全国用电量的20%以上,除了合理的调度技术和制度外,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当地的电力装机结构中,常规电厂总容量比例是大于电力负荷的,而丹麦与外部电网的链接线路所输送的功率也大致与风力发电总量相当。
  在中国的部分省区电网,这一问题则显得非常棘手。以东北电网为例,由于坐拥吉林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到去年年底,风电比例已经超过15%,并有可能很快增加到20%左右。而在丹麦,若将其风电总容量平摊到联网同步区域中,其风电总量并不超过当地总装机容量的15%。
  由于东北电网相邻的电网支持能力较弱,胡学浩认为,实际上已经对当地的电网稳定性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而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西部的不少省区电网上。
  当然,并非全无对策,除了加快建设电网进度之外,胡学浩认为,在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通过建设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或者建设本身就具有储能子系统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等,都可以有效缓解对于当前电网建设滞后带来的压力。

[1] [2] [3] [4] [5][6]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