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并购背后的故事:中国智慧的结晶

2009年07月09日 10:12 1132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事先低调的收购
  如果开始主导一场海外并购,你最初必须要做的是什么?周中枢的答案非常简单:低调。
  “很早以前我们就提出,做事要低调,做成了再高调。”回顾起自己的这一“特殊要求”,他面露得意之色。不难理解,面对一家自己关注3年有余的公司,周实在不想在哪怕一个细节方面留有破绽,“不然的话,什么消息出去了都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五矿与OZ Minerals开始就收购进行谈判,始于2008年12月,原因在于,当年11月28日,负债累累的OZ Minerals就不得不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停牌。彼时,OZ Minerals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过桥贷款,出售资产,股权收购。
  由于之前与OZ Minerals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周中枢在第一时间即得到了这一消息,且谈判进行得异常顺利,至今年2月,双方最终达成了收购协议。
  不巧的是,尽管五矿抓住了最好的收购时机,但却赶上了一个尴尬的“中国公司赴澳收购”的大集——华菱增持FMG、鞍钢投资金必达、中铝注资力拓,几乎都在同时宣布。显然,这迅速激发了当地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力拓宣布中铝注资计划的次日(2月13日),澳大利亚反对党国家党领袖巴纳比·乔伊斯(Barnaby Joyce)就率先在议会发难,并由此引发了持续而猛烈的反对浪潮。
  但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却留意到,与中国铝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熊维平上任11天即高调飞赴澳大利亚不同,周中枢除了在“两会”期间偶尔提及此次交易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交易的行动及言论,至少留给外界的印象是,五矿方面只有一个专业的团队在积极运做这一交易。王恒岩也佐证称,“我觉得他们整个团队很专业、很国际化。因为国内差不多所有的国有企业我都接触过,我觉得五矿的国际化程度很高。”
  中行相关人士则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中铝的高调,“中铝收购力拓,从2008年初的‘午夜奇袭’到二期增持,造成了你想低调也难,第一次140.5亿美金,第二次195亿,加起来就是300多亿。”这很容易导致中铝成为“靶心”,行事高调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过,即便这一观点非常有道理,另一个事实也不容忽视。尽管中铝毫无疑问是中国有色金属的老大,但有知情人士认为,其整体实力与五矿仍不在一个量级上。自2007年起,总经营额达218亿美元、实现销售收入1561亿元人民币的五矿集团即进入世界500强之列,排名第435位,次年跃升至412位,“我估计今年300多位了”,周表示。但在收购的步伐上,五矿的表现却远不如中铝激进。此外,中铝成立不过8年时间,而五矿则成立于1950年,两者的经验阅历也有着较大差距。
  在对外低调的同时,五矿收购团队内部却非常积极。周中枢透露,之所以在遭遇波折之际都能迅速拿出解决方案,甚至出奇制胜,得益于团队的尽职调查和商务谈判能力。“我们都是实地考察的,对方哪部分资产在什么地方、资源状况怎么样,都很清楚,所以我们的团队很专业、很敬业。这在我们需要决策的时候,我都能掌握得住。”周认为,正是五矿之前经历的收购经验及教训,才让五矿在此次收购过程中的表现很有章法。
  而当交易最终成功之后,周中枢却变得突然高调,“收购完了之后,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我一定要开。”但是,请不要将之误解为成功后的“炫耀”,周的本意在于,如果此时五矿仍然保持沉默,就把话语权留给了澳大利亚方面,不能排除的情况是,有反对者会借此进行误导。显然,那不利于下一步的整合。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