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猛增 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加剧
2011年03月23日 10:7 1338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风险进行事前的分析与揭示。
郭继丰建议,对于境外企业应该有事前监督管理,建立企业走出去的风险预警体系,即事先掌握海外投资分布的国家或地区的风险、行业的风险,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国家或地区、行业、企业的风险进行事前的分析与揭示,便于商务部对境外投资进行审核和管理,便于财政部、国资委对境外投资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对于海外投资的风险预警就目前全球的服务行业或机构而言,依托信用评级机构更为妥善。从国际的经验看,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都建有国家或地区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基于行业的信用评级体系、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基本能够揭示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的风险大小,对于海外投资的风险预警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
湖北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负责人艾力说,从目前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看,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在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经建立了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基于行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国家或地区的信用评级体系基本建立,一个从微观到中观、宏观的风险揭示和预警体系正在形成,基本能够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提供风险咨询服务。
汪段泳表示,在制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要用好第三方咨询机构提供的风险评估结果,有的放矢地对当地不同风险提出对策。同时,国家要鼓励本土金融中介发展,主管机关一要严格把关相关衍生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二要认可相关本土金融中介,给予其对相关业务进行评估的资格。
“中国投资威胁论”成重要障碍
应通过积极、正面的沟通,打消投资东道国的疑虑。
随着中国对外投资流量的不断增多,“中国投资威胁论”成为维护我国海外经济利益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强境外公关能力建设势在必行。
苗迎春指出,要大力宣传我对外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建设的积极影响,比如带动资金和技术,增加当地的就业与税收,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提高经济增长率等。在宣传中,要注意引用一些鲜活、生动的案例,增强形象宣传的正面效果。应通过积极、正面的沟通,打消投资东道国的疑虑,为双边投资和经济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除了巩固与亚洲贸易伙伴关系外,中国今后还应不断加大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的投资力度。
汪段泳认为,非洲国家无论是法律要求、环保要求都比发达国家要低一些,且大多与我国维持着较为友好的外交关系和传统友谊,对来自我国的投资接受程度较高,可以更好地拓展中国的海外投资。
相关链接
利比亚动荡致湖北企业损失严重
由于利比亚局势动荡,湖北省企业派往利比亚的7411名人员截至3月1日晚已全部离开该国。湖北省商务厅外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省在利比亚的企业主要是中央驻鄂企业,其损失总体情况严重,目前还难以精准统计。
利比亚是湖北省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比较集中的国家。现有葛洲坝(600068)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地矿建设工程承包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在当地开展经营活动,17个项目正在进行,涉及合同总金额55亿美元。
其中较大的项目是,葛洲坝集团下属公司在利比亚有一个7300套房建工程施工项目,合同于2008年签订,金额约合人民币55.4亿元。截至2月18日,项目履约进展顺利 ,累计完成合同工程量16.8%。根据海外工程的特点,一般在施工前需由业主支付一定的预付款,同时按照惯例,项目需按照工程进度付款,从这家公司的公告内容看,利比亚项目已完成工程16.8%,换算成金额为9.3亿元。
该公司公告称,截至停工前,“项目履约、结算正常,经营效益能达到预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该项目最大的损失是撤离产生的费用以及未来合同能否继续。
此外,有子公司在湖北武汉的中国铁建(601186)也发布公告称,其在利比亚涉及42亿美元的承包项目被迫停工,未完成合同金额35.51亿美元,遭受重创。据公告,中国铁建在利比亚共有3个工程总承包项目,分别是沿海铁路及延长线、南北铁路和西线铁路。参建单位都是中国铁建子公司,其中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驻地在武汉。
据介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承担着利比亚沿海铁路主线长452 .83公里,另外还有的黎波里以西新增铺轨工程161.5公里。工程于2008年6月开工,总工期为54个月。据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利比亚沿海铁路项目经理龙信桥介绍,在这次动荡中,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利比亚施工现场6个工区的营地多次遭受冲击,设备损失目前仍在统计中。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