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年头 中国铝业拓展全球性业务

2011年03月22日 9:51 79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历时两年,中国铝业(601600)终于艰难地实现了扭亏为盈。
  3月初,中国铝业发布的2010年业绩给投资者交出了这样的答卷,全年营业收入1209.95亿元,同比增长72.19%;实现净利润7.78亿元,每股收益0.06元。
  虽然这样的业绩波澜不惊,但与2009年46.19亿元的巨额亏损相比,中国铝业能够实现“扭亏为盈”已经实属不易,这主要得益于主导产品市场价格回升、控亏增盈措施初见成效且产销量增加等方面原因。
  长期关注中国铝业的一些行业分析师有疑虑,未来中国铝业的增长前景究竟如何,与力拓集团等国际伙伴的合作进展如何?在今年3月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铝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熊维平告诉记者,未来中国铝业将进一步在全球进行投资,这一方面是国家战略保障需要,另一方面也同样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铁矿石领域将是中国铝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携手力拓“不务正业”开发铁矿石
  2月23日,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公司”)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陆桥码头举行首船进口铁矿石接船仪式,标志着中铝公司进入铁矿石领域已经有了实质性成果,而这也被视为中铝公司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外界普遍认为,首船进口铁矿石正是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的合作结晶。在当天的仪式上,力拓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市场总经理皮特·泰勒透露,中铝公司首船进口铁矿石抵港表明双方合作已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此前,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铝公司主业范围被调增到除石油、天然气外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加工,使得中铝公司由单一铝业向综合矿业公司转型。作为母公司的中铝公司将重点发展铝、铜、稀土、铁矿石、焦煤及动力煤等资源;上市公司中国铝业将围绕母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以铝为主的关联多元化产业,除了传统的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等铝业范围之外,中国铝业目前已经进入铁矿石、煤炭资源的开采领域。
  近年来,中国钢铁企业一直饱受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涨价之苦。因此,涉足铁矿石领域被中铝公司高层视为既符合公司业务发展,也符合国家战略保障需要。在各种利弊权衡之下,力拓成为较为合理的合作伙伴。
  熊维平表示:“通过两次注资,中铝是力拓单一最大股东,双方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下,中国铝业去年已和力拓合作开发几内亚铁矿项目,并在中国成立合资勘探公司,以求发现有开发价值的矿藏,例如铜矿、焦煤等。”
  去年7月29日,中国铝业、力拓等签署共同开发协议,以开发和经营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的优质露天铁矿西芒杜(Simandou)项目。根据此协议,中国铝业将通过一家子公司逐步收购由力拓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47%的股权,此合资公司将受让力拓所持西芒杜项目的所有95%股权。而中国铝业在约3~5年内以履行独自出资义务的方式分期支付,即为开发西芒杜项目独自提供总价为13.5亿美元。
  中铝公司和力拓的合作不止于此。去年12月3日,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在北京签署谅解备忘录,两家公司将在中国联合成立勘探公司,开发中国的矿产资源。中铝公司将拥有合资公司51%股权,力拓拥有49%股权。该合资公司的勘探范围为中国大陆,旨在开采世界一流的矿产资源。
  为什么以铝为主业的中国铝业要“不务正业”,转身铁矿石?在中国铝业的管理层看来,铝行业的产能过剩等一些问题导致的行业“微利”不得不考虑。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