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捧的新矿藏 “灰变铝”面对企业的冷与热

2011年03月22日 9:30 147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向来以“最大固体废弃物”、粉尘污染等面目示人的粉煤灰,正成为热捧的新“矿藏”。
  3月下旬,内蒙古托克托电厂西侧公路附近的厂房内,崭新的碳分母液槽等设备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大唐集团投资33亿元、年产20万吨的“我国首个大型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记者看到,厂房、办公楼均已经竣工,投入使用。
  此前,内蒙古新闻网消息称“蒙西煤田有望成为我国最大铝土矿”,“大唐国际与清华自主研发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已进入工业化实施阶段。”
  今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亦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铝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发改委表示,积极开发“高铝粉煤灰”中的铝资源,对“增加国内铝资源供给、保障铝产业安全”,意义重大。
  “出台《意见》,主要是看中了高铝粉煤灰的战略意义。”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冶金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我们做过测算,大唐20万吨示范线的成本,已经控制在了一个合理水平,正在逐步接近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主流技术方法)的成本。”
  对于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业界反应不一:大唐、华电、神华、中煤等能源巨头,纷纷投向这一领域;而以中铝为代表的专业巨头却按兵不动。

  绿色火苗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了解到,大唐集团的“粉煤灰变铝”项目肇始于2003年,已经“潜伏”8年。
  中国每年消耗电煤17亿吨,产生粉煤灰4亿吨。这种由无数微小球体组成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堆存成本高昂,粉尘污染严重。
  国内普遍的做法是将粉煤灰制成建材循环使用,但相对其巨大的排放量,消耗量极其有限。
  作为提供京城1/4电力、亚洲最大的火电企业,大唐托克托电厂也深为堆积如山的煤灰烦恼。
  清华大学博士后孙俊民,一直致力于研究“燃煤细颗粒形成与污控技术”。2003年,孙俊民在托克托电厂参与锅炉烟气除尘净化工程,突然发现电厂烟囱喷出的火苗呈绿色,其据此断定,该电厂的粉煤灰一定富含氧化铝。
  事实也证明如此:大唐托电的粉煤灰中氧化铝的含量达50%左右;如果成本允许,完全可以提炼氧化铝。
  彼时,氧化铝在中国尚算紧缺。2006年春季,中铝集团的氧化铝售价曾达6000元/吨;但随着民营氧化铝厂的纷纷崛起,目前价格已经跌至2500元/吨左右,在成本线附近徘徊。
  孙俊民的发现,很快引起清华同方和大唐托克托电厂高层的关注,双方决定合资,共同开发这一资源。
  记者了解到,合资公司的全名是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公司(下称“大唐再生公司”),由大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大唐国际(601991.SH)以及同方环境股份公司等4家国内知名企业共同出资组建。
  孙俊民一战成名,成为大唐再生公司的副总。
  呼和浩特市政府将孙俊民列为呼市引进的20多位高端人才之一。一份当地的宣传材料这样写道:“博士2004年从电厂粉煤灰中发现了富含铝、硅、钛等元素之后,从北京带着研发团队入驻托电园区,在科技局连续数年的支持和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从粉煤中提取铝硅钛合金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过程,带动了呼市冶金、化工、建材产业的发展”。
  大唐“粉煤灰变铝”,最后被列入国家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去年8月30日,大唐再生公司宣布该项目“成功打通全流程,有望同年11月底达产”。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从去年9月开始,就一直停产至今。
  “工艺还不成熟,但主要是成本过高,尚不具备商业化价值。”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一位了解该项目的评审人员透露,“大规模生产是有风险的。”
  “我们是上市公司,(报道)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运作。”大唐再生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任雪志多次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工艺没成熟。只是试生产了一点,一直停产检修;发现设备很多问题,正在进行设备改造。”
  孙俊民博士亦对记者的采访要求未明确答复。

[1][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