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突围转寻新兴市场 铝材企业挣扎求存

2009年07月07日 9:26 75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7月7日消息    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供应国内市场的铝材产量为1237.8万吨,同比增长13.6%,仅为2007年增幅的一半。
  而来自国有有色金属咨询机构安泰科的统计则显示,今年1-4月,我国铝材出口32.53万吨,同比下降了46.51%。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世光称,对于我国铝加工业,“2009年将可能是一个没有四季的严冬”。
  面对窘境,我国铝材加工企业正在试图寻找新兴市场以救水火。记者从6月30日至7月2日举行的2009年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了解到,目前一些开拓新兴市场的企业已经开始出现转机。

转战非美市场
  为期3天的展览虽然冷清,但记者接触的两家企业——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称广亚铝业)和山东丛林集团铝业公司却有好消息传来。据这两家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总体销售业绩都实现了稳步增长。
  利好正是来源于出口战略的转变。
  和我国大多数铝材出口企业一样,广亚铝业的出口也是从美国开始的,其出口部副经理李杰棠透露,广亚铝业已涉足美国市场13年,但“近来美国市场萎缩厉害,今年上半年,对美国的出口减少了30-40%”。
  不过,从2007年起,广亚铝业就已经开始扩展美国以外的出口市场,包括欧洲、中美洲、中东和非洲,“这些新开发市场的增长,完全弥补了美国市场的下滑,还拉动了公司整体出口的增长”。
  李杰棠透露,广亚铝业整个出口市场在2009年上半年维持了10%的增长,“单单4月份,我们就开模具250套,而过去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不过100套左右”,并且“2009全年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
  与广亚铝业同属广东省的大型铝加工企业美亚宝铝业也浅尝了出口策略转变的甜头。早在2008年下半年美国市场下滑厉害之时,美亚宝铝业开始发展中东、亚洲、南美洲的业务,“现在南美业务成为亮点,但拓展时间有限,难以抵挡美国的大幅下滑”。
  但是,兴奋的数字背后却有着一段辛酸转型路。李杰棠透露,上述新市场与美国有不少差异,“需要企业做一定的调整来适应”,比如欧洲要求极高的品质,而中美洲则对供货应变能力有较高要求。
  欧洲市场的开拓令李杰棠印象深刻,为了适应欧洲极其苛刻的技术标准,广亚铝业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在丹麦,为了竞标一工程,我们光做样板就花半年时间”。
  不过,李杰棠显然很庆幸在欧洲遇到的麻烦,“我们的建筑用铝材达到欧洲的最高标准,也就是世界的最高标准,自那以后我们的高端建筑铝材市场就打开了,比如近来中东的一些高端建筑项目”。
  不仅在技术上进行提高,广亚铝材还设立了专门的客服与市场拓展部门,李杰棠透露,国外对铝材应用的理念与国内不同,而且用户习惯也不同,必须建立专门的部门来应对,不过“一旦你熟悉了国外的市场,那你就会发现做生意的空间很大,毕竟国内铝加工的成本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在李杰棠看来,中国铝加工产品的出口增长还来自技术差距的缩小,“即使像我们公司,在建筑铝材市场,我们的技术仍然无法与欧美一些老牌铝加工企业相比,拿模具来说,它们做模具又快又好,而我们则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做出合乎标准的模具,因此随着国内铝加工技术实力的不断增长,被我们替代的铝加工产品会越来越多,市场自然也就越来越大”。
  “现在我们每个月都要给欧洲发20个40尺的集装箱,有一个客户一周要两个柜,但我现在只能给他一个柜。”李杰棠表示,特别是中美洲已是广亚铝业在新兴市场开发的亮点,“我不能提供具体数据,但中美洲表现非常好,是所有出口市场中增幅最大的”。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