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达成首个全球减排框架协议

2010年10月19日 9:15 40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在气候谈判的重要议题国际航空排放问题上,世界各国首次达成初步全球框架协议。
  10月8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闭幕的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简称“ICAO”)第37届大会上,190个成员国签署了第一份全球性政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表示共同努力稳定碳排放。
  “在稳定碳排放方面,全球首次达成了共同的目标。目前尚未在其他任何行业领域出现类似的全球框架协议,既能统一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又能同时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理事长比西尼亚尼(Giovanni Bisignani) 表示。
  ICAO这份协议就航空业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了共识:在2013年制定全球飞机引擎CO2排放标准;达成发展和部署可持续的替代性航空能源的框架协议;到2050年燃油效率每年提升2%。
  ICAO理事长冈萨雷斯认为,“这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做出重要贡献。该决议将提交到11月在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会议。”
  不过,这份协议还存在不少令人失望之处。比如,在航空公司的碳税或碳排放限额交易等问题上并未取得进展,而仅仅同意“设立一个流程来制定国际航空业基于市场的措施框架”。
  “目前对中国企业影响不大”
  在9月28日到10月8日期间,ICAO召开了三年一届的第37届大会,并通过了一个初步的全球框架协议。但这一协议的内容,与大会召开前航空业的提议和预期相差甚远。
  记者了解到,国际机场协会(ACI)、民用空中航行服务组织(CANSO)、IATA和宇航工业协会国际协调理事会(ICCAIA)代表航空业各方,曾经提出了一组解决航空二氧化碳排放的整体框架建议。
  根据该建议,行业认可的集体目标包括至2020年每年将燃料效率平均提高1.5%,从2020年开始航空业排放总量不再上升,到2050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减少一半。
  但这一建议在第37届大会上大打折扣,原因在于它大大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