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达成首个全球减排框架协议
2010年10月19日 9:15 4041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航空业的排放总量不再上升以及未来的绝对减排,对发展中国家会造成很大损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航空业发展。”一位气候谈判代表专家对本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航空业不像发达国家的航空业已经十分成熟,而是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还需要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排放空间。”
该专家还认为,这份协议虽然并没有业界的建议那么让人激动,但整体上还是平衡的,“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不会很大。”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投资者关系部的王凯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协议的约束仅仅限于提高燃油效率方面,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但从我们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即便没有ICAO的约束,我们也会这么做,协议的出现不过是促使我们更快地做这一工作。”
在提高燃油效率方面,“根据我们对中国航空企业的研究,到2050年每年提高2%的目标,并不难以实现。”安永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部门经理张有为说。
尽管如此,其对航空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就可持续的替代性航空能源这一目标而言,主要是指生物燃料,目前面临开发成本比较高和原料(主要有三种:油料作物,生物微藻和废弃动植物油)难以持续供应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目前美国和德国在生物微藻技术方面比较前沿。”张有为指出。
此外,记者根据ICAO官网提供的《各成员国就航空和气候减排达成的历史性协议》发现,除了前面提及的三个目标之外,该协议还包括如下内容: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的机制;要求成员国向ICAO提交减排行动计划的报告;为某些国家实现其目标提供协助等。
不能不提的是,近日不少中国媒体关于ICAO的第37届大会报道中,却普遍出现该协议包括“2020年航空业减排不再上升”的内容。记者调查发现,这一提法纯属误传。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