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成本有望急降75% 未来十年重构价值链

2010年09月15日 14:43 936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新闻图片2010815153531284534233500_2401.jpg

  图一影响EV普及的三大因素

  EV(电动汽车)化是一股巨大的潮流,很有可能促使产业及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汽车的EV化包含着促使汽车制造商垂直统合型价值链发生大规模变革的潜在可能,如果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反应过慢,那么现有的制造商获得的很可能将是一笔“负遗产”。
  在环保汽车中,柴油车最近十年来在欧洲得到迅速普及。而在日本和美国,自从1997年丰田的“普锐斯”投放市场以来,混合动力汽车(HEV)飞速发展,日益走俏。2009年,三菱汽车、富士重工开始推出电动汽车(EV),日产汽车亦发布了预计2010年投放市场的新款EV车型“Leaf”,由此,汽车向着电动化全速起航。
  电动化发展到何种程度?发展速度又如何?种种决定因素错综复杂。除了燃料价格等外在因素以外,电池成本、电池性能、充电设施配置成为决定EV发展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辅相成,哪怕无法全部满足,只要整体均衡发展,也能够推动EV的普及(图1)。最终,消费者的意识发生转变,将来也有可能变成一个 “汽车理所当然就是电动车”的社会。

  电池成本有望急降75%
  电池成本、电池性能、充电设施配置制约了当前EV的普及,但在今后,这些问题都很有可能会得到解决。预计电池的成本将随着量产及新的原材料开发而急速降低。同时,伴随着电池以外的主要零部件如电机、逆变器、DC-DC变压器的成本削减,车辆购买的初期成本将持续降低;再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支持EV普及发放的各种补贴,EV的价位很有可能降至与传统汽车不相上下。
  电池的成本无疑是关键,在日本环境部的《新一代汽车普及战略》中,如果假设电池芯的容量约为47Wh,那么单价从最初开始生产的190美元/个,已经降至2009年量产时的127美元/个。到了2010年代中期,假设生产17万辆EV所需电池,此时电池芯的单价可能降至32美元/个,比2009年降低74.8%,即1辆EV所需电池约5600美元。这样EV车价就能够实现与传统内燃机车辆同等的价位。
  关于电池性能,HEV沿用至今的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已达到上限,而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仍在不断提升。按照目前EV的电池用量来推算,满足使用空调时续航100km的能量密度为100Wh/kg左右。假设今后EV用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进化速度与目前年均增长率为7.6%的民用锂电池相同,那么到2020年能量密度将达到240Wh/kg,可满足续航240km。不过,相比传统内燃车的近700km、HEV可达1000km的续航能力仍显不足,只能说基本能在城市里行使。
  而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随着充电设备开发和成本削减不断发展,也许会配备一种既可在自家利用夜间电力充电,也可在外出时简单充电的快速充电器。由此可以认为EV普及的基本条件今后定将加速完备。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