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暴利 山西频现涉煤涉矿小官成大贪
2010年09月06日 8:34 7335次浏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类: 相关新闻
靠资源获取超额利润太容易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认为,近年来资源价格走好,使这一领域成为暴利领域。因为山西各地资源太多,获取资源容易,靠资源获取超额利润也容易,这是山西煤焦领域腐败现象多发易发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山西市场经济不发达,国有资本占的比重太大,市场化程度太低,政府审批项目太多,必然造成诸多的权力寻租空间,这是造成腐败现象多发的很重要的原因。
据山西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邢顺喜介绍,目前山西省煤焦领域违法违纪问题突出在以下十个方面:一是违规审批资源、非法倒卖国有资产;二是漏缴、欠缴、挪用、私吞煤炭基金;三是不按规定收取资源价款;四是偷逃欠税;五是煤炭运销票据名目繁多,以及伪造、倒卖票据;六是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七是中介机构虚假评估、商业贿赂;八是超层越界、非法组织生产;九是以土地治理为名非法采煤;十是党员干部入股办矿、收受贿赂。
权力寻租导致煤矿监管恶性循环
据山西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杨森林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煤矿历经“有水快流,快速致富”、承包入股、企业改制、产权交易多个发展阶段,经营主体由当初的国有、地方、乡镇三分天下转变为国有、地方、集体、股份、个人等多种主体,煤矿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频繁变动,企业多小散乱和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个别县、乡级领导干部违规入股经营煤矿并为非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护伞”,严重破坏了煤矿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成为导致矿难事故频发和生态资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此外,煤矿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现象严重,监管权力寻租导致煤矿监管恶性循环。受煤炭价格持续飙升的影响和各种利益驱动,不少中小煤矿不顾安全条件冒险开采,一些非法煤矿更是大肆私挖滥采,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乃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地方、特别是县乡两级少数涉煤监管单位和个人进行权力寻租带来可乘之机;而由监管权力寻租造成的政策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必然导致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的再次发生,为监管权力再次寻租提供空间,使煤矿监管进入“发生事故———停产整顿———权力寻租———放松监管———发生事故———再停产整顿———再权力寻租”的恶性循环。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