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热议微藻制油 四年内有望产业化
2010年08月31日 8:46 508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分类: 相关新闻
4年后成为生物柴油主要原料
尽管在美国和欧洲都已经启动了微藻生物柴油计划,但距离产业化仍然有一段路要走。首先,成本高就制约了微藻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有观点认为,微藻制油的成本是普通生物柴油的4倍。
“目前微藻制油的成本甚至不止4倍。”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世博微藻项目经理郑科介绍说,因为成本不仅涉及藻类的培养、基因的改造,还涉及土地、人员管理和维护费用等。
“目前在整个流程环节中,并没有哪一项关键的技术占的成本比重最大,因此最终要做到产业化,必须在各个环节都着力降低成本。”郑科说。
新奥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首席技术官甘中学告诉记者,“在这几年之内,藻种的筛选、技术的改进、产业规模化及装备水平成本下降都将会直接影响微藻生物柴油成本下降。”
他说,柴油目前的价格大约是每吨7000元,而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2014年微藻生物柴油的成本可降至每吨6500元以下。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年之内,微藻有望代替现在的麻风树和黄连木,成为生物柴油的最主要原料。
“现在杜克能源、中科院生物研究所都已经开始和我们进行合作了。”甘中学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