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热议微藻制油 四年内有望产业化
2010年08月31日 8:46 5085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分类: 相关新闻
国内外争相研发“微藻制油”
“微藻制油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刘敏胜告诉记者,就是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微藻自身的生物质从而固定了碳元素,再通过诱导反应使微藻自身的碳物质转化为油脂,然后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微藻细胞内的油脂转化到细胞外,进行提炼加工从而生产出生物柴油。“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微藻不但产不了油,反而有害呢。”刘敏胜说。
“微藻制油技术真正起步是在2007年,在国外。”刘敏胜说,后来,由于当时石油价格没涨上来,减少碳排放也没有提上议程,对微藻制油的研究中断了一段时间。“但现在情况变了,像壳牌等企业都开始大投入来研究微藻能源技术。”
2007年,美国启动了微藻能源计划,称为“微型曼哈顿计划”;2008年10月,英国碳基金公司启动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藻类生物燃料项目,投入2600万英镑用于发展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该项目预计到2020年实现商业化。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煤炭行业的产能目前在30亿吨~31亿吨,1吨煤产生2.5吨二氧化碳排放,碳吸收和碳利用是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记者获悉,占地1平方公里的养藻场一年可处理5万吨二氧化碳。照此计算,假设有15万平方公里养藻场,即可全部处理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
据刘敏胜介绍,新奥集团的微藻制油项目将以煤电厂和化工厂等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为基地,对二氧化碳进行就地吸收和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能源。目前,新奥集团已经在光生物反应器、生物柴油制备等藻类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1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我们一直在和国外抢时间,目前我们的微藻制油技术已经不输给国外。”
刘敏胜同时表示,目前有很多机构打着“国外”的幌子来中国卖微藻技术,“基本都是国外淘汰的技术。”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