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采煤大量浪费国宝级煤种 采1吨破坏6吨
2010年08月02日 11:9 4370次浏览 来源: 瞭望 分类: 相关新闻
在我国一些煤炭主产区,用于炼制焦炭的优质焦煤、用于化工产品的优质无烟煤等煤种被称为煤炭中的“国宝”。近日,记者调研中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开采方式落后,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优质煤种往往是每采1吨煤要破坏和浪费近6吨,大量优质煤种被浪费。多位受访的煤炭专家建议,国家应建立严格的煤炭资源开采考核机制,加大对具有战略意义的稀缺煤种的保护。
复采“聚宝盆”的高收益
山西兰花集团莒山煤矿是1958年建矿的老矿。上世纪末这个煤矿加入兰花集团时,莒山煤矿的优质资源被认为“开采殆尽”。2002年,煤矿向国土资源部门申报资源储备情况时,就一直上报的是“资源耗尽”。然而,近年来莒山煤矿靠复采废弃资源生产优质无烟煤290多万吨。
莒山煤矿复采的就是有“白煤”、“香煤”、“兰花炭”之称的优质无烟煤。这种煤具有灰分质低,含硫少、发热量高、热稳定性强、机械强度大等优点,原煤含硫量极低,发热量在8000大卡/千克左右。这种煤块炭晶莹光亮,燃烧时无烟无味,摸不染手、抱不沾衣,是上好的化工原料。平均售价从2008年的每吨350元上涨到目前的800多元,块煤价格最高达1000多元。按每吨350元算,290万吨价值10亿多元。
莒山煤矿矿长司新炎告诉记者,当时上报“资源耗尽”,是因为按照以前的标准,资源就开采完了。过去的采煤方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产量至上、大量开采、大量废弃”,开采量仅占资源总储量的70%。
事实上,丢弃的都是市场十分畅销、价格很高的优质化工用煤。如果不重新开采,将会永久废弃在地下。莒山煤矿组织弃滞煤复采技术攻关,解决了在弃采煤层的安全复采技术,复采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2300多名职工保住了饭碗,采区资源回收率达到近90%。据测算,莒山煤矿在未加入兰花集团以前,因地质、技术条件所限,弃滞的煤炭资源有450万吨。莒山煤矿目前复采的资源都是上报资源枯竭后被“注销”的资源。
有关数据显示,多年来山西大量小煤矿的资源回采率只有15%左右,每采1吨煤要破坏和浪费近6吨资源,每年要破坏和丢弃约20亿吨宝贵的煤炭资源。莒山煤矿对曾经丢弃的资源进行“刮锅底”式复采到底产生了多少效益?司新炎算了一笔账:当初复采的投资是2000万元,通过复采,已经多采煤290万吨,将来还可以采出50多万吨,产出远大于投入。
从1969年就开始从事煤炭行业的兰花集团党委书记田锡军痛心地说,由于过去不少煤矿的矿井不能科学布置、合理开采,优质无烟煤生产过程中,只有方便运输的块煤被利用了,其余都扔到井下了,采区回采率最多30%。市场低迷时,曾卖过每吨5元、10元钱的“豆腐价”。一些煤矿的开采服务年限根本达不到设计服务年限。目前开采技术水平的提升虽然使资源回收率大大提高,但不少矿井的采区回采率到底是多少?怎么样真正去核算?只能“凭良心”。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