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整合面临地方保护 三年首现旺季降价
2010年07月30日 8:50 5639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地方煤炭整合磕磕绊绊
抛开地方政府的利益纠葛,山西、河南等省份煤炭重组整合的现实,也让国家打造“煤炭大鳄”的前景蒙上阴影。
山西煤炭重组整合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在煤炭产能不增加的前提下,全省矿井个数要控制在1000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企业规模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到2011年,形成3个亿吨级和4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集团。
尽管山西方面称兼并重组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兼并重组双方签订的只是意向书,在政府力量主导下几乎每家企业手中都有意向协议。签订正式合同、主体企业进驻接管、采矿权变更换证、企业名称预核准登记等不足三分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被整合煤矿存在产权不清、资产不实、债权债务复杂的情形,还有些仍处于诉讼之中。为了完成进度,整合双方先签订一个框架协议,其余内容均放在“未尽事宜”里。
在整合过程中,兼并整合主体为以下三方面难题而焦头烂额。第一,并购价款由政府规定,被收购方因价款纠纷使得收购难有进展;二,兼并主体为并购资金所拖累,一些大型企业所分到的区块资源条件差,收购意愿低;三是,兼并主体没有专门的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矿井技术改造升级压力很大。
一些国有兼并重组主体企业迫于山西政府工作进度的压力和“83号文件”《关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及资源价款处置办法》的阻力,通过签订“阴阳合同”处理收购溢价;甚至采取托管方式代替兼并重组。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