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铝”遭遇大考 电铝合一模式在挣扎中下坠

2010年07月15日 8:27 1107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煤企、铝企,靠谁组谁?
  在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高端论坛上,与会者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发电业已“转换角色”,开始受制于煤炭。河南有色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立斌提交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电解铝最终也是受制于煤炭。煤炭涨100元/吨,电价就要涨3分,电解铝(能耗)降低1000度的成绩就被冲抵干净。”
  进一步推动煤电铝联营来挽救电解铝行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高端论坛上,一家煤电铝集团的电解铝企业提出,“纵观河南省电解铝的自备电厂,电煤自给率不高。而要真正掌握电价发言权,最有把握的拓展方向就是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就是直接收购或兼并煤炭企业,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铝企有没有可能向上游大规模重组煤企?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立斌、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秘书长苏俊杰认为,在目前的态势下不大可能。由于煤价企高,加上河南省煤企正在新一轮的大规模整合中向大型煤炭集团靠拢,煤企无论从市场上、税收上都处于前所未有的强势地位,因此不会乐意重组眼下如同“鸡肋”的电解铝。相反的,如果深陷泥潭的电解铝企业反过来想“吃掉”煤炭企业,也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蛇吞象”假想。
  目前河南13家电解铝企业总产能达到46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3%。从总量看,河南铝工业已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10%,2009年仅电解铝工业就上缴利税20多亿元。因此铝及有色金属工业被不断确定为河南省的工业支柱产业。6月28日,13家电解铝企业向省政府领导上报河南铝工业重现危机的报告,寻求政府帮助尽快解困。
  此次高端论坛上,伊电集团董事长戴松灵提出,应鼓励装机水平先进的发电企业多发电,并采取集中直购模式,供应给没有自备电厂的电解铝企业。刘立斌等人提出,应“大力推进煤炭企业向铝产业的投资和整合工作”,他们提议,“骨干企业的煤炭资源可委托省内重点煤炭企业开采,用于供应自备电厂使用”。

[1] [2] [3]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