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铝”遭遇大考 电铝合一模式在挣扎中下坠
2010年07月15日 8:27 11078次浏览 来源: 大河网 分类: 铝资讯
“煤-电-铝”模式遭遇考验
在国内外市场形势多变、国内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近年来我国电解铝的价格时常在接近成本线上下徘徊。有人说,电解铝的暴利时代已成过去。
据悉,除河南、山东之外,在京广铁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的广大区域,除云贵、四川、湖北还分别有一两家电解铝企业外,偌大的区域内原先的电解铝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山东省凭借灵活的民营机制和进口氧化铝及铝土矿之便,加上省政府从山西协调来大量的优质煤,电解铝取得了持续发展。而河南,永城神火、巩义豫联、新安万基、伊川电力等电解铝企业的勃兴和在困境中的屹立不倒,凭借的则是“煤-电-铝”的联营模式。
以河南神火集团为例,该企业原为豫东永城市一家地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由于经营有方,十几年来一直是经济效益较好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的发展目标,2000年,神火集团兼并了原永城铝厂,并随即投资对电解铝厂进行技术改造。到2000年底,神火铝厂完全淘汰了60kA自焙电解槽,改造为200kA大型预焙槽,形成年产3万吨电解铝,10万千瓦发电装机(2台5万千瓦发电机)的生产规模,再加上原有的年产300万吨煤炭,1.2万千瓦发电装机(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成为一个较大规模的煤电铝联营工业集团。
“煤-电-铝”联营被视为“微利时代”的成功探索。在河南省,90%以上的电解铝企业都采用了铝电合一的产业模式,以往,在国家取消部分电解铝用电优惠政策后,电解铝企业铝电合一的优势凸显。然而,随着近年来煤炭价格扶摇直上,包括电解铝企业的自备电厂在内,2008年以来发电企业出现了多年不遇的全行业亏损。
在河南省,由于多数企业在淘汰落后电能中关停了小机组,目前电解铝企业自备电厂的比例已由最多时的70%下降到50%。而煤价的居高不下,使以往行之有效的“煤-电-铝”模式在谋取利润、平衡盈亏上失灵,屡试不爽的电铝合一模式在挣扎中下坠。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