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旺式增长:点“铝”成金

2010年03月08日 8:38 73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2月24日,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2009年度盈利较2008年19.1亿预增70%,之前其2009年半年报披露,净利润为16.25亿元,工业铝型材每吨平均售价接近3万元,毛利率为48.1%,而建筑铝型材每吨售价仅为1.88万元,毛利率为15.3%。
  一样的铝锭,貌似同样是简单的挤压成型,为何冠以“工业”二字,身价暴增如此多?在上市过程中,忠旺董事长刘忠田习惯了这种提问,“无论媒体还是投资者,认为铝型材无非就是做窗或者幕墙,上网一查铝材价格,就跑来问,你忠旺凭什么毛利这么高?”
  盖房子与大交通
  “一个是房地产的门和窗,一个是陆海空的大交通,两者质量要求和生产过程完全不一样。”
  相对刘忠田的通俗版本解释,忠旺副总裁路长青的注解详细一下:建筑铝型材的成分是公开、标准的,成型的要求也不高;工业铝型材往往都是定制生产,不同的细分用途,具体的合金型号与成型要求都不同。某种程度上,前者是常规意义上的制造业,借助设备就能直接进行大规模量产,后者涉及产品研发、合金熔铸、模具制造、认证体系等一系列环节,不是一个生产过程这么简单,其实是以制成品形式出现的解决方案。
  在忠旺招股说明书中,大量的篇幅用于描述忠旺的设备优势,其挤压机的产能为全球第三,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125MN的“明星”挤压机。2002年,刘忠田破釜沉舟,果断提出产品结构转型,投入最大的也是挤压机。
  “投资者总在问,现在忠旺有最大的挤压机,拥有大型配套设备优势,可设备一样能进口,竞争对手是不是一样能复制?”
  在路长青看来,设备固然是一大优势,如果将忠旺的竞争力简单归结于此,其实是把工业铝型材的生产简单化了。“在挤压生产环节之外,整个工业铝型材的生产、销售,涉及研发、熔铸、模具开发、市场认证及开拓多个阶段,忠旺在整个链条上具有系统优势,如果没有这种匹配,挤压机的功用不可能最大化。”
  比如,在熔铸环节,与建筑铝材不同,铝锭与其他辅助材料熔炼成为铝合金棒,然后按照终端产品规定的尺寸将铝合金棒挤压成不同大小、不同截面的产品。工业铝型材产品的性能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合金的添加,元素或者配比不一样,成品的性能就大相径庭。“我们现在生产的合金型号已经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六系合金扩展到二系到八系,就像做菜要讲配料一样,我自己有配方。”刘忠田说道。
  其次,将铝合金棒加热后,只有利用指定的模具进行挤压,才能制成各种成型产品,因此,“模具非常关键,忠旺从1990年代做建材开始,就持续地投资模具,差不多有15年经验积累,目前我们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心是亚洲最大的。”忠旺负责生产的常务副总经理勾喜辉说道,而他本人1996年进入忠旺,第一份工作就是负责模具部门。
  通过挤压成型后,在最终的质量检测前,工业铝型材还需要进行三道工序:“时效处理”,增加其硬度和机械强度,强化产品结构;“表面处理”,提高表面抗削、抗裂、抗磨损、抗腐蚀及抗冲击的性能,改善产品外观;“隔热复合处理”,保护铝型材免受声音及极端温度的影响。另外,出于产品质量的保证,所有产品的样品都要保存不少于30年。
  因此,在订购挤压机的同时,刘忠田就亲赴美国,以百万美元的高薪从美国铝业挖人,填补忠旺在研发和熔铸等领域的不足,“为了说服六个人来中国,我亲自飞了美国六次,刚好一个人一次。”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