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旺式增长:点“铝”成金
2010年03月08日 8:38 7323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 分类: 铝资讯
“玩钱”的商业壁垒
在技术、工艺方面之外,工业铝型材在资本规模方面同样形成了一个较高的进入壁垒。
“做工业铝型材那真是玩钱的,我们铝锭24小时供应,平均每天用铝2000吨,一吨就是16000元,还要有安全库存。现在我院子堆着4万多吨铝锭,价值7个多亿,那是开玩笑的?”如今,财大势雄的刘忠田说话透着底气,然而当初转型时期,饶是刘忠田发家致富早,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是捉襟见肘。
从2002年至2007年,刘忠田为转型耗资20多亿,其间,资本支出类项目基本是自有资金,主管财务内控的副总裁陈岩说,忠旺当时进行大量借贷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资金一度非常紧张,“铝锭库存,我们只管够两天,经销商提货全部要求现款提货,加速资金运用的效率”。
幸运的是,刘忠田转型的时机恰好把握了较为有利的“时间窗口”,彼时,房地产市场兴旺,建筑铝型材的竞争又尚未饱和,日常经营能够产生现金流支撑转型的投入;土地成本以及厂房的建造成本都相对便宜,“那个时候,厂房一平米的建造成本只有600块钱,现在至少是1500块”。
如果新进者希望扩产至忠旺的规模,资金成本的增加会相当可观,仅此一项,就足以使多数企业家望而生畏。当然,中国有相当部分企业不缺钱,尤其是国有企业,然而,其在决策、激励往往不如忠旺来得有效率。
“先看市场、产品结构是怎样的,设备、模具能不能造出来,如果造不出要想怎么请人、搞技术;样品出来,还要不断给同行、客户看。”刘忠田的投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学习的过程,他自曝,“别看我是个公司董事长,出去见人都得'点头哈腰’的,有多少企业领导能像我一样跑市场?”
在香港四季酒店接受采访时,刘忠田就有过一段引人注目的表述,“对于忠旺,我只能兢兢业业地做好,如果我转型不成功,只能从窗户跳到下面海里去”。这位一度顶着“中国首富”光环的人,现在一年中有200多天在海外跑市场、看产品,且不说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但仅仅是这股劲头,就有些可怕。
进军工业铝型材行业,无疑需要财务资源和企业家精神相得益彰,这种匹配目前在中国并不多见。 最近,忠旺宣布拟收购的青海国鑫铝业,同样具有100MN、55MN的挤压机,如果此次收购成功,在目前全球仅有的三台100MN以上的挤压机中,忠旺将坐拥其二。“这将至少节省我们三年的时间成本,我们在大型生产设备方面的产能优势会明显提速。”刘忠田说道,“对于工业铝型材来说,搬进来一个挤压机,不清楚生产过程,不晓得市场在哪里,那就是自取灭亡。”
即便条件满足,忠旺还有一项优势,那就是时间。目前,忠旺在进行铝碳合金的研发,而300MN的超大型挤压机也已经订购,预计在2013年投产,“奥迪A8的车身框架结构全部是铝制的,现在只有美国铝业能做,300MN的挤压机投产后,我们也能进入到车身框架领域,那是个大市场。”路长青兴奋地说道。
追赶忠旺,后来者还需要大步快跑。
[1] [2]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