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能穿越30年周期的企业如同淬火真金。河南济源王屋山下,一家始于27.5万元本金的铅冶炼作坊,在行业利润“薄如刀片”的困境中逆势崛起,炼就年营收超400亿元、累计纳税75.7亿元的循环经济标杆。从循环经济的极致探索,到产业链的韧性重构,再到企业文化的基因传承,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用30年诠释了中国民企的突围之道。…
4月14—20日,本报记者跟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学习穆青 增强‘四力’”新闻采访实践活动,走进河南省辉县市,进现场、下车间,进行实地采访,围绕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建设、国企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等,探寻河南省如何加快能源的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5月8日至10日,中国行业报协会与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记者之家”大学堂全国性行业类媒体新闻采编与技术创新实战班(第一期),来自近40家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的400余名编辑记者参加了本期培训。…
…
继国家四万亿拉动经济投资计划之后,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各行业振兴计划在具体政策上都包含有财税政策、出口退税、行业整合重组、国家采购、鼓励“走出去”以及节能减排等内容。继钢铁、汽车两大产业振兴规划通过国务院审议之后,由发改委、工信部及行业专家共同制定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被国务院通过的对象。…